挑戰北京路況 小馬智行Robotaxi首體驗
在“先鋒”系列文章中,我們詳細介紹了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的起源和發展。在首批自動駕駛公司中,除了百度和AutoX之外,還有一家不容忽視的公司,這就是馬驍智星。作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較早成立的公司之一,馬驍智行過去的表現相對低調,但今年,馬驍智行改變了低調的策略。昨天,自動駕駛出租車在北京正式宣布商業化運營。作為第一批乘客,我還有幸乘坐了馬驍智行的Robotaxi。
2021年估值最高的無人車公司
說起馬驍之星,網友們可能不太熟悉。先簡單介紹一下這家公司。如果你想看體驗,可以跳到第三部分。
中國的自動駕駛初創企業大多成立于2015-2021年,馬驍智星是2021年成立的第一批自動駕駛初創企業。
彭軍曾是百度自動駕駛部門的總設計師。他負責百度自動駕駛的整體戰略規劃和技術開發。來自清華的學霸婁天成曾經是谷歌無人車的工程師,現在的Waymo,后來加入百度自動駕駛部門,是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T10工程師。離開百度后,兩位老板開始成立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馬驍智行。
和大多數初創公司一樣,馬驍智星也專注于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同時啟動路試,以積累路試數據,提升自身。
2.我們坐哪輛公共汽車?
如果把自動駕駛比作人類,駕駛路線的規劃,障礙物的判斷,各種危險場景的處理,都可以看作是大腦的思考,最終的動作可以看作是車輛本身。因此,一輛好的自動駕駛汽車既需要聰明的大腦,也需要強壯的身體。
因此,對于像馬驍智星這樣的自動駕駛公司來說,選擇合適的車企合作成為當務之急。馬驍智星最終選擇了三家車企作為合作伙伴。
豐田為其開辟了可觀的下級權限,以滿足L4/L5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豐田顯然認可馬驍智星的技術實力。去年,也就是2021年,又增加了4億美元的投資,持續幫助馬驍智星加速自動駕駛的研發。
第二家合作車企來自廣汽。此次合作除了研發AION L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L4自動駕駛汽車外,還將聚焦商業運營、移動出行等。可以說,與豐田的合作相比,在運營上有更多的合作。
這款車有兩個特點,一是專為中國路況設計的硬件組合;一是標準化生產。
此外,還有7個攝像頭,包括一個探測距離為200米的長焦攝像頭、一個距離為150米的中距攝像頭和四個環繞車身的廣角攝像頭。更特別的是單獨設置了紅綠燈攝像頭,增強了道路信息的識別性和冗余性。
除此之外,還有L4自主車輛標準配置,如用于厘米級定位的GNSS天線。
然后我們來看第二個特點:標準化生產。據馬驍智行工程師介紹,馬驍智行已經建立了L4自動駕駛系統的規模化生產線,可用于小規模量產。它可以有效縮短生產時間,降低成本,最重要的是提高整個系統的穩定性。
經驗越來越像老司機了
前面說了這么多,我們來說說實際的乘坐體驗。體驗時間雖然短,但恰逢北京晚高峰,路況相當復雜,有加賽、環島、十字路口、無保護右轉等體驗。
更多精彩視頻,均在車載家庭視頻頻道。
當然,在離車的距離上似乎比較保守。正常情況下,不會離車太近。如果晚上高峰時間交通很密集,還是會有擁堵。
總的來說,馬驍智行的機器人大西讓我很驚訝。我之前坐過不同公司的自駕出租車,在行駛品質和噪音上會有明顯的問題,但是馬驍智行的整體表現還是比較均衡的,車內的駕駛邏輯和NVH都控制的很好,值得肯定。
頭兒,之后再談那些事。
關于機器人大西,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在北京體驗一下。馬驍智行機器人大西的服務范圍將覆蓋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150平方公里的核心運營區,包括約150個站點。運營時間為上午8:30至下午22:30,包括早晚高峰時段和夜間時段。
此外,馬驍智行還與一汽出行的網絡汽車平臺運營公司紅旗智行合作,共同推動北京Robotaxi服務的進一步升級;馬驍智星還將與T3出行合作,共同推進Robotaxi服務在長三角地區的運營。
點評:自動駕駛如何商業化一直是業內討論的焦點。Robotaxi是否是最好的商業模式一直是眾說紛紜的話題。然而,馬驍智星顯然非常看好機器人的發展。同時,該負責人還透露,除乘用車市場外,商用車的自動駕駛開發合作也已完成。
作為國內領先的自動駕駛創業企業,馬驍智星對Robotaxi的商業化運營,勢必會讓整個自動駕駛市場更加熱鬧,自動駕駛離我們越來越近。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