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技法!聊特斯拉Model Y壓鑄工藝
特斯拉是傳統汽車行業的佼佼者。不僅是造車的概念,傳統汽車公司在汽車技術上也常常“驚呆”。以秒殺一群超跑者的加速能力、強大的續航里程和先進的自動駕駛駕駛員輔助系統引領行業。現在,在這個純電動汽車工廠,我們看到了Model Y(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的一項新技術:70件組合的壓鑄工藝。
這篇文章會讓你知道以下三點。
1.壓鑄到底是什么?為什么要用?
2.整體壓鑄沒有缺陷嗎?
3.特斯拉如何使用這種車身制造工藝?
●為什么使用壓鑄工藝?
壓鑄是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其原理類似于注射成型。它向熔融金屬施加高壓,并將其注入模具的型腔,以鑄造出所需的形狀。它與傳統的砂型鑄造有本質的區別,它的模具通常由強度較高的合金制成。
難道其他車企沒有這樣的技術嗎?答案是肯定的。如今,壓鑄技術經常出現在鋁合金車身的產品上,但很少看到像特斯拉這樣采用大規模壓鑄技術的汽車。即使是Model Y也可以算是唯一一款,其一體壓鑄范圍覆蓋了大部分的后車身。
在電池能量密度出現革命性變化之前,為了實現長續航里程,純電動汽車需要大量的電池組。如果電池組多了,重量就會上來,如果車太重,又會反過來影響續航里程。因此,除了電池之外,對于純電動汽車來說,車身和底盤的輕量化尤為重要。
鋁合金板之間的連接比鋼板復雜得多,可以像鋼板一樣焊接在一起,但連接強度遠不如后者,因此對于應力較高的鋁合金,需要鉚接、螺栓連接或輔助使用膠粘劑等工藝。
鋁合金車身除了成本高之外,還有很多優點,但在生產環節上比傳統鋼車身更難制造。首先,產品一致性是個問題。由于鋁合金材料本身的原因,零件沖壓后的回彈范圍比鋼材大,因此保持大批量沖壓件的精度一致性是一個更高的挑戰。此外,鋁合金零件之間以及鋁合金與鋼材之間的連接更加復雜,涉及多種新的鉚接工藝,工藝流程更加繁瑣,難以提高生產效率。
特斯拉如何運用這種黑科技?●特斯拉如何使用這種“黑科技”?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復雜的車身制造工藝影響了工廠的自動化生產效率。所以在Model Y的車身結構設計上做了針對性的改進,提高效率的關鍵之一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整體鑄造工藝。
壓鑄技術生產效率高,高速高壓充型可在短時間內將金屬壓入模具,可制造形狀復雜、輪廓清晰、壁薄型腔深的零件。此外,壓鑄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可以達到Ra0.8-3.2μm,換句話說,表面足夠光滑,基本不需要加工。
壓鑄技術并非沒有缺陷,這就是為什么它沒有在汽車領域廣泛應用的原因。首先,壓鑄機和模具很貴。如果沒有量產帶來的規模效益,車企很難承擔其綜合成本。大型壓鑄件由于受到壓鑄機夾緊力和模具加載尺寸的限制,壓鑄難度較大。由于高速充型和快速冷卻,如果型腔內的氣體來不及排出,氣孔和氧化物夾雜物的存在會降低壓鑄件的質量。
特斯拉與意大利IDRA公司合作,打造了一臺足夠大的壓鑄機,對Model Y的后車身進行壓鑄,解決了尺寸限制的問題。關于大規模生產能否覆蓋高設備成本,馬斯克似乎并不擔心Model Y的銷量,因為它會像Model 3一樣覆蓋廣泛的用戶。因此,剩下的問題可能是特斯拉能否保證壓鑄工藝的精度和質量。
隨著特斯拉國產化進程的深入,上海工廠即將量產Model Y,據相關新聞報道,除了四大工序的傳統車間外,上海工廠還有一個鑄造車間。未來,在這個鑄造廠,也應該是Model Y整體鑄造后車身的環節。
人工智能是未來的趨勢,德國人也很早就提出了工業4.0的概念。馬斯克也希望未來特斯拉工廠的自動化率更高。整體鑄造工藝目前可能面臨諸多挑戰,但一旦鋁合金車身生產模式成熟,特斯拉也將實現更大的產能和更低的生產成本。
●總結
特斯拉Y和Model 3基于同一個造車平臺。車上有75%的共享零件。在剩下的25%中,Model Y解決工廠生產效率的方式是引入一體化鑄造工藝,集成了70個后車身,減少了零部件數量。傳統汽車公司已經擁有的這種壓鑄工藝,特斯拉已經進行了更徹底的改進。進一步驗證這項技術能否在Model Y中成熟使用,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作為普通消費者,我們還是希望特斯拉能夠通過這項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讓我們在未來能夠買到更便宜的特斯拉產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