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戴姆勒合作開發 解讀雷諾1.3T發動機
作為歐洲最受歡迎的汽車品牌之一,來自法國的雷諾在國內市場的動力總成布局讓人覺得似乎誤解了中國消費者的喜好:除了排量小的1.2T發動機,國內兩款SUV車型只剩下“大排量”的2.0L和2.5L自然吸氣發動機,而且都搭載了CVT無級變速器。然而,事實證明,中國消費者似乎更喜歡渦輪增壓發動機和動力更好的雙離合變速箱的組合。不過,隨著國產小型SUV Kolebin的到來,東風雷諾似乎找到了動力總成的解決方案。不信?跟我來看看他們最新的秘密武器。
其實是雷諾最新的秘密武器,但其實這款最新的1.3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雷諾車型上并沒有第一次遇到國內消費者。因為現在在北京奔馳生產的奔馳A級(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上,我們可以在產品線中找到這款發動機。現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北京奔馳A 180 L和A 200 L都是用的同一個1.3T發動機。
奔馳和雷諾用的是同一個發動機?有些人可能會感到困惑。其實這已經不是這兩家公司第一次在發動機上合作了。為了說明這一點,我們必須回到2010年4月7日。在經濟危機尚未完全褪去的時代,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與當時的雷諾-日產聯盟在布魯塞爾宣布正式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系,以期在共享技術的同時共享R&D成本。
除了這款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兩家公司還有一個著名的合作,分別是戴姆勒旗下的智能微型車和雷諾旗下的Twingo。
有了以上良好的基礎,接下來自然要繼續擴大合作,這才有了我們今天的主角,這款1.3T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發動機是戴姆勒和雷諾聯合開發的。兩家公司在發動機領域都有各自的特長,所以都有一個R&D的部門可以互相取長補短:雷諾負責氣缸體及以下零件的R&D,戴姆勒負責氣缸蓋和進排氣系統。
以上發動機數據是未來將安裝在東風雷諾-科勒賓上的參數。和奔馳一樣,雷諾的這臺發動機至少會有兩種不同的動力。至于為什么最大功率比奔馳略低,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各個發動機工程師的調整不同。那么,這款車采用了哪些前沿技術,開發了兩款有優勢的發動機?
首先,這臺發動機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氣缸蓋的形狀。從側面看,它采用了三角形的氣缸蓋設計,這在業內是一個非常創新的舉動。眾所周知,傳統發動機的氣缸蓋和氣缸體的寬度幾乎相同。但是有了進排氣系統等一堆配件,一個發動機總成通常會給人“頭重腳輕”的感覺,因為配件太多會讓發動機頂部看起來很臃腫。
輕量化一直是汽車行業追求的目標。得益于全鋁缸體和缸蓋,雷諾1.3T渦輪增壓發動機僅重108kg。當然,僅在缸蓋部分,設計結構變化帶來的減重就達到了3kg。
氣門方面,這款發動機采用了雙可變氣門正時技術,保證了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的進排氣效率,并通過電機的調節獲得最佳的燃油經濟性。這種技術在之前的奔馳發動機上已經有很多次了,所以工程師在設計這款新發動機的時候非常得心應手。
發動機關閉一定數量的氣缸后,會增加工作氣缸的負荷,通過增加節氣門開度來減少泵氣損失,從而達到節油的目的。因此,理論上講,在相同工況下采用發動機閉缸技術的機器,燃油經濟性會更好。
可能有人會覺得1100 rpm的起步速度略高,但科雷賓上這臺發動機的怠速基本保持在900-950 rpm,所以渦輪介入實際駕駛還是挺及時的。此外,廢氣旁通閥還由電機控制,與傳統的機械結構相比,可以更精確地控制壓力,提高發動機的燃燒效率。
在氣缸體內部,發動機也做了一些區別。首先,它取消了氣缸套,這提高了約1kg的重量減輕。為了替代氣缸套,將采用等離子噴涂技術在氣缸內形成噴涂噴膜,然后采用鏡面珩磨技術對噴膜進行加工,替代以往氣缸套的作用。
總結:
雖然這一次不是完全拆解,但結合之前在車展展臺看到的車型原型,也能看出這款發動機的大致思路。無論從賬面數據還是采用的技術來看,這款發動機的加載性能還是值得期待的。雖然是聯合研發,但奔馳和雷諾在發動機上存在一些差異,這也可能是兩個品牌根據自身定位做出的決策,這也是不同企業成功合作的基石。畢竟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獨特的基因。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