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10-12月新能源市場維持高景氣度
2021年1-8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181.3萬輛和179.9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汽車產銷總量的比重分別達到11.2%和10.9%。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32.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26.5萬輛,同比增長19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5.6萬輛,同比增長170%。
2021年8月,在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銷售結構中,微型車、SUV和緊湊型車占比分別約為39.6%、27.5%和19.9%。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排名前三的車型分別是SUV、緊湊型、中型和大型,占比分別約為55%、28%和12.3%。8月份,五菱洪光MINI(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EV、Model 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Model Y(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比亞迪秦PLUS等車型銷量領先,分別為4.12萬輛、2.71萬輛、1.72萬輛和1.3萬輛,約占總市場的31%。新造車勢力中,蔚來、小鵬、理想分別為5880輛、7214輛、9433輛,分別實現了157%、172%、248%的同比增長。
《不同等級純電動乘用車性能》
《不同檔次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性能》
8月新能源汽車行業共識指數為109.53點,環比下降0.72點,同比上升2.5點,意味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熱。根據先行指數的預測,2021年10-12月新能源汽車市場將保持較高的景氣度。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新的穩定階段,購車需求相對旺盛。但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芯片供應緊張,對汽車企業的生產訂單造成一定影響,渠道庫存較低也帶來生產銷售壓力。
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動力電池和芯片供應的短缺有望在短時間內持續。建議與產業鏈上下游合作,與動力電池、芯片企業聯動發展。對于經銷商來說,目前處于“供給決定需求”的特殊時期,要理性估計市場實際需求,積極防控疫情。滯后指數在2021年8月繼續上升,繼續驗證了前期新能源汽車市場復蘇的預測符合實際。
《新能源汽車產業共識指數和基準指數》
“新能源汽車產業的一致性、領先性和滯后性指標”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充換電技術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公共充電設施布局規模適度超前,部分地區甚至存在過渡性競爭。公共充電樁日利用率不足10%,大部分時間處于閑置狀態。高速公路充電樁日利用率低于城區,閑置情況更為嚴重。
一方面,公路充電樁利用率極低,后期微薄的收益無法覆蓋前期大量的成本投入,導致公路充電樁建設受阻。另一方面,也存在國慶假期等高峰期無法滿足充電需求的問題。進一步構建布局合理、可持續發展的充換電服務網絡勢在必行,尤其是在居民小區、高速公路、城鎮等場景。
目前,大功率充電因其快速的能量補充功能,被各國視為重要的充電方式之一。許多國家已經開始相關技術的研發、產品規劃、測試驗證和實踐。歐美國家正在積極發展大功率充電技術,其中圍繞落地商用車電氣化發展了兆瓦級充電系統和e-highway。ABB預計在2022年推出3 MW MCS開發,特斯拉、戴姆勒、沃爾沃的第一批基于MCS的重型汽車也有望在2022年落地。
在探索大功率充電的同時,中國也開啟了換電實踐的新局面。在一些龍頭企業的帶動下,重卡代電在專線運輸、短支線運輸、港口礦山運輸等一些特定場景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并得到了用戶的認可。
目前國內已有十幾家OEM推出換電產品,換電市場正在加速發展。我國大功率充電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充電設施和電網的共同努力和協調發展,形成完整的大功率充電技術方案,將進一步推動電動商用車的規模化應用,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