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風險太大 博世放棄自制動力電池單體
2月28日,博世召開以“電動技術發展戰略”為主題的新聞發布會,并在發布會上宣布放棄新能源汽車自制動力電池單體,轉而通過外購電池單體結合博世自身的電池管理系統技術和系統集成能力,為客戶提供完整的電池系統。
一套完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由多個電池單元組成的電池模塊組成,電池模塊由電池管理系統、電池熱管理系統、電池隔離單元和電池盒組裝而成。電池單元是構成整個動力電池系統基礎的部件之一。
集團管理委員會委員、汽車事業部總裁Rolf Bulander先生明確表示,博世不會生產動力電池單體。羅爾夫·布蘭德給出了四個理由:
市場層面: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由5家亞洲公司主導:當代安派科技有限公司、日本松下、韓國三星、韓國LG、深圳比亞迪,這些公司已經形成一定的氣候。如果博世在這個時候投產電池單體,不僅難以從市場中獲利,而且風險很大。
技術層面:動力電池新技術不斷涌現,但目前采用液體電解質技術的鋰電池正處于技術瓶頸期,面臨更新迭代。博世更看好固態電池和下一代鋰電池的技術前景,但預計相關技術要到2025年才會成熟。
成本水平:單個電池單元成本的75%來自鋰等原材料。加上加工、包裝、運輸成本后,利潤空非常有限。價格戰一旦打響,可以說賺不了幾個錢。
投資水平:到2030年,全球動力電池產能將達到1000GkWh。如果博世的市場份額要達到20%,那么至少要投資200億歐元來購買生產、檢測和回收電池單元的設備。這筆錢對于任何一家零配件企業來說都不是一筆小數目。更有甚者,一旦技術上出現革命性的創新,前期投入很可能會被浪費。
羅爾夫·布蘭德〔博世集團汽車事業部總裁
但這并不意味著博世放棄了電池系統的研發和制造。博世還繼續加大在該領域的研發力度。Rolf Bulander對動力電池技術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認為博世在這一領域的優勢集中在三個方面:
博世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全面開發電動驅動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車輛電子控制系統的R&D能力和核心技術的公司之一。
博世正在開發能效更高的下一代電機、逆變器和電池熱管理系統。有了博世的系統,車輛在同等動力下可以有更長的續航里程。
標準化,博世的目標是通過標準化的設計和管理,不斷提升電動化技術,降低成本,讓電驅動汽車真正進入大規模應用時代。
博世宣布退出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單體的市場競爭,并不是由于市場現狀而被動的接受現實。恰恰相反,此舉更是迎合市場形勢充分利用資源,調整戰略布局,將重心轉移到自身擅長的“三電”系統等技術研發中。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S7預計三月初上市 東風本田發力純電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
- 3新款凱迪拉克CT5將于3月上市 浙賽圈速直逼保時捷
- 4新款沃爾沃XC60官圖發布 搭載更大尺寸的車機中控屏
- 5小米YU7新雙電機四驅版車型曝光 系統綜合功率370千瓦
- 6上汽奧迪A5L申報圖曝光 軸距2922mm 搭載2.0T發動機
- 7樂道L80諜照曝光 猜測售價16萬元起?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