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排放歸零 若干痛點如何解決?
2021年9月3日至5日,第十七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在天津舉行。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汽車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汽車產業走向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綠色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本次論壇以“融合、創新、綠色”為主題,聚焦行業熱點話題。在論壇上,科技部高技術司副司長許超作了重要講話。
“科技部高技術司副司長繼續推進”
新能源汽車產業加速發展成為戰略戰場,主要呈現以下趨勢:
1.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要求汽車行業加速電氣化轉型。世界主要發達國家相繼提出碳中和愿景。今年提出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1年減少55%,新車2035年排放為零。如果不開發新能源汽車,全球汽車行業將很難達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碳中和標準。
2.隨著汽車與其他高科技領域的融合,新一代汽車技術體系正在逐步形成。新能源與新能源技術的融合更加緊密,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也在不斷深化,重新定義了汽車產品的屬性。
3.全球主要發達國家積極押注新能源汽車,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新銷售的汽車有一半是零排放汽車。大眾、寶馬、奔馳的新能源車銷量均超過10萬輛。德國大眾提出,2030年純電動汽車的份額要提高到50%。奔馳的企業戰略從電動優先轉變為全方位電動目標,目標是2030年全面純電動化。
“誰掌握了世界上的關鍵核心技術,誰就能在新的競爭賽道上領先,贏得未來。”繼續提前表達這一點。
此外,中國新能源汽車仍有一些痛點需要高度關注。
首先,汽車芯片短缺。對于高度電氣化的新能源汽車,車規芯片是一個重要問題。兩年前,科技部成立了中國汽車芯片產業聯盟,聚焦汽車關鍵芯片,協同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技術公關、平臺搭建、標準制定、測試評估、芯片登船等工作。
其次,新能源汽車存在低溫充電慢、續航里程下降大、高溫安全性差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新能源汽車低溫正常使用和全天工況安全運行。
最后就是燃料電池汽車氫成本高的問題。氫氣的成本已經嚴重制約了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針對氫氣成本高、重負荷商業化難度大的問題,科技部一方面推進車用高密度儲氫的研究,另一方面加強對氫氣制造、儲運全鏈條的疏通,帶動氫能供應體系,為氫加氣站配套設施建設和氫能相關產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針對以上難題,堅持問題導向,促進新能源汽車創新鏈和產業鏈融合發展。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S7預計三月初上市 東風本田發力純電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
- 3新款凱迪拉克CT5將于3月上市 浙賽圈速直逼保時捷
- 4新款沃爾沃XC60官圖發布 搭載更大尺寸的車機中控屏
- 5小米YU7新雙電機四驅版車型曝光 系統綜合功率370千瓦
- 6上汽奧迪A5L申報圖曝光 軸距2922mm 搭載2.0T發動機
- 7樂道L80諜照曝光 猜測售價16萬元起?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續航最高820km 小米YU7續航曝光 預計售價25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