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市場化顯現 私人消費者占比超72%
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長期以來是由政策推動的。隨著2021年補貼的退出,新能源汽車能否保持增長一直是行業關注的問題。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9月21日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峰會上的講話中表示,2021年之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無疑將呈現持續增長態勢。2021年至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能會出現波動,2025年后,新能源汽車將逐漸展現出自己的比較優勢。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
許昌明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兩大變化可以給行業帶來信心。一個變化是新能源乘用車的銷售主體正在從單位用戶向私人用戶轉變。他給出的數據是:2021年私人購買比例僅為42.6%,2021年前7個月上升至72.1%。另一個變化是消費區域從限制城市向非限制城市擴展。2021年限行城市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占比69.6%,2021年前7個月限行城市銷量已降至42.6%。
在私營部門和非限制城市的推廣是展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主要因素。目前,新能源汽車積分政策的實施正迫使企業按一定比例生產新能源汽車。為了防止民營市場銷量不佳,大部分汽車企業都建立了共享出行平臺,消化新能源汽車的產能,比如輕旅、EVCard、曹操專車等等。因此,新能源汽車在非私人領域的推廣不能代表市場化水平,而私人消費者的購買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市場的接受程度。城市限購促銷額度高也是一個道理,是受牌照限制,而不是受消費者意愿限制。
許昌明預計,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180萬輛,其中新能源乘用車125萬輛,新能源商用車55萬輛,略低于政府此前規劃的200萬輛。他還表示,如果“雙積分”政策能夠達到預期效果,2021年銷量可能達到230萬輛。
許昌明認為,2021年至2025年,將是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過渡階段。現階段將取消補貼,采取“雙積分”政策,繼續實施許可通行權政策。此外,續航里程、電池成本、充電設施等消費者痛點將得到顯著改善。
2025年后,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長期優勢將凸顯,電池技術的突破將彌補新能源汽車的不足,在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優勢將繼續保持。
中國電動汽車百強委員會主席陳清泰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他在前一天的演講中指出,最遲到2025年,電動汽車的性價比將達到或超過燃油汽車。
點擊此處了解詳情。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新款沃爾沃XC60官圖發布 搭載更大尺寸的車機中控屏
- 2小米YU7新雙電機四驅版車型曝光 系統綜合功率370千瓦
- 3上汽奧迪A5L申報圖曝光 軸距2922mm 搭載2.0T發動機
- 4權益售價19.99萬起 阿維塔07 Pro+上市 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SE
- 5全面升級加量不加價 騰勢N7上市/25.98萬起售
- 6方程豹豹5智駕版申報圖曝光 有望搭載華為乾崑智駕ADS 3.0
- 7搭雷神EM-P超級電混 配高階智駕 吉利銀河星耀8申報圖曝光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小米YU7新雙電機四驅版車型曝光 系統綜合功率370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