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投資新能源汽車逾百億 地產商能否玩轉造車?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接連迎來房企入局。據統計,今年以來,房企涉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投資規模已超過100億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不同于追求短期回報的財務投資者,房企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條有望與其現有業務之間產生協同效應。但也有聲音認為,房企對土地有較大的訴求,一些開發商不乏借此獲得土地儲備。
多家房企入局
近日,恒大法拉第未來智能汽車(中國)集團(簡稱"恒大FF")揭牌儀式舉行。恒大集團副總裁彭建軍表示,目前世界上已經有不少國家出臺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發展新能源汽車大勢所趨。
恒大還透露,公司計劃在中國建設五大研發生產基地。計劃十年后,恒大FF年產能達到500萬輛。其中,FF91、FF81等車型面向全球市場,覆蓋高端、中端及入門級等不同市場需求。
法拉第未來(FF)由賈躍亭在美國洛杉磯創立,兩個月前,法拉第未來在現金危機中瀕臨破產。今年6月,恒大子公司恒大健康以67億港元收購了法拉第未來45%的股份。恒大不是首家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地產公司。今年以來,多家房企以并購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
7月30日,萬通地產(3.880,0.00,0.00%)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星恒電源股份有限公司78.284%股權。標的公司100%股權估值40.5億元左右,萬通地產收購目標公司合計78.284%股權的交易總價款為人民幣31.7億元左右。萬通地產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萬通地產將增加新能源電池業務。未來公司將充分發揮星恒電源在新能源電池領域的優勢,為公司長久發展提供新的盈利增長點。
兆新股份(3.860,0.00,0.00%)7月18日發布公告表示,深圳寶信從7月11日至17日累計增持公司股份9412.0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舉牌資金超過3億元。此前,深圳寶信未持有該公司股份。
此外,華夏幸福(22.820,0.00,0.00%)、碧桂園、冠城大通(3.800,0.00,0.00%)、大名城(4.840,0.00,0.00%)等房企都已涉足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據統計,今年以來,房企"造車"涉及投資規模超過100億元。
有房企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認為,地產行業創新難度較大。而汽車是未來多年的投資風口,集合了新能源汽車、自動駕駛、共享汽車等多個新興概念。為了發展多元化的產業模式,同時分攤行業風險,于是出現了向以汽車為代表的實業轉型熱潮。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則表示,從未來趨勢看,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汽車產業未來是新科技的代表領域,配套政策逐步完善,市場認可度進一步提高,盈利前景可期。預計很多房企會積極參與此類業務。
新能源成布局重點
目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萬輛和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53.6%和47.7%。今年前7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2018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破百萬輛。
對于這些新能源汽車的"門外漢(查成交價|參配|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目前,地產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目的仍然還是圍繞房地產開發。房企對土地有較大的訴求,通過對汽車產業鏈的摸索轉向多功能用地,從而進行產品多元化開發。從盈利預期、資產規模的角度,外行想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獲得短期回報的可能性很小。 事實上,房企多元經營的案例并不在少數。近年來,房企投資所跨行業覆蓋文化、旅游、娛樂、金融及農業各種產業。 上述房企人士分析認為,從經驗上來看,房企轉型失敗案例中被動轉型較多,企業往往在原來主業景氣度有所下滑之后開始向多元化尋求幫助,但這面臨轉向非主業沒有協同效應,短期難有成效,還需長期深耕。 嚴躍進則認為,從多元化投資的角度看,汽車行業作為未來較大宗的消費品,本身產業升級和更新的力度大,類似投資和國家發展戰略吻合。從社會資本鼓勵開發商轉型的角度,市場中有很多機會。汽車板塊將是未來市場消費的熱點轉型,也是后續此類企業尋找新業績成長點的重要體現。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