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奔騰旗下的所有車型有哪些?
一汽奔騰創立于2006年,也是國內的中高端汽車品牌,同時奔騰與紅旗也有著頗深的淵源,而在第一輛奔騰下線的時候,當時廠家也有意用“紅旗”作為該車的命名,因為第一輛奔騰的價位已經達到了那個時候合資B級車的水平,后來因為要把奔騰發展成為一系列車型,并且受制于技術和平臺,因此該車后來被命名為奔騰B7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
老款的奔騰B70采用了老款馬自達6(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技術,包括三大件和零部件的共享,因此該車也被稱作是“換殼的馬6”,后來一汽同樣用馬六的平臺生產了奔騰B5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奔騰B9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奔騰X8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等一系列車型,當時的奔騰確實在國產品牌汽車中價格不低,并且隨著哈弗H6(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崛起,國內汽車市場逐步發展改變,后續奔騰品牌因競爭力不強而銷量慘淡,之前奔騰旗下的車型包含B30/B50/B70/B90/X80/X40等車型現在只有奔騰B70得以延續。
而奔騰品牌也歷經三次換標,從成立之初的“拇指”紅旗標到一汽“鷹標”,再到2021年新奔騰的“世界之窗”LOGO,奔騰品牌也逐步轉型,比如說現在全新的第三代奔騰B70車型變得更加年輕運動,并且起步價也是下探到了10萬以內(實際價格按當地經銷商報價為準)。
而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新奔騰旗下的現有車型也開始主攻SUV和新能源市場,比如說之前的奔騰X40(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被命名為奔騰T33(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而該品牌旗下的走量的緊湊型SUV奔騰T77(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其發動機采用了高效的米勒循環技術,熱效率高達39%,但是該車型的競爭車型實在太多,比如哈弗H6似乎車身尺寸更大、性價比更高。而尺寸比T77更緊湊的奔騰T55,其競爭優勢則更加疲軟。
定位于中大型SUV的奔騰T99,最高配車型落地已過20萬,作為奔騰旗下的旗艦車型,該車配置以及做工用料是大部分同級車型所不能比的,奈何這么大的車身尺寸為啥只有5座版本?為何與該車同平臺的紅旗HS5僅屬于中型SUV?并且紅旗HS5月銷量甚至過萬,奈何奔騰T99月銷只有幾百輛。
此外,奔騰新能源車型奔騰NAT,定位于緊湊級MPV,電動機功率為136馬力,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起步價也是接近15萬。而奔騰中型電動SUV奔騰E01,電動機功率為190馬力,續航里程超過450公里,其價位也是接近了20萬。
其實奔騰旗下的所有車型銷量表現都不佳,這幾年我們也看到了奔騰在發展方面確實下了大功夫,奈何就是量走不上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