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柯達明銳跟朗逸有什么不同之處?
斯柯達明銳(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的2019款在前臉的造型上再度進行了調整,分體式頭燈增加了幾個銳角的設計元素,與其名稱十分匹配,呈現(xiàn)出更精神利索的一面。2019款斯柯達明銳目前提供18款三廂車型(6款手動型/12款自動型)可供選擇,廠家指導價10.99-16.14萬元(實際價格按當?shù)亟?jīng)銷商報價為準),市場參考價7.49-12.64萬元。
斯柯達明銳的掀背造型由來已久,也說明其定位的冀望之一應該就是“擅跑”,所以其車身線條營造出了前低后高的動感造型,最早的明銳有1.8T發(fā)動機的動力配置,那提速可是如同小牛一般地強勁有力。
斯柯達明銳的前臉雖然不像“大眾臉”,但后部線條越來越像,其尾燈造型顯露出家族式設計的特點,當年的與眾不同,如今已殊途同歸,兩側飾燈修長醒目,貫穿式的尾排造型挺漂亮,但實際是單側單出的設計。其長寬高尺寸分別為:4675mm*1814mm*1460mm,軸距為2686mm。
斯柯達明銳搭載1.2T/1.4T/1.5L自然吸氣/渦輪增壓發(fā)動機,匹配5MT/6速手自一體/7速雙離合變速箱,峰值功率113-150Ps,峰值扭矩145-250N*m。本文參考車型為明銳2019款280智行豪華版國VI,為1.4T發(fā)動機的配置,其油門調校還算比較靈敏,動力響應比較迅速,中后程的動力輸出可保持線性的提升,在動力切換的過程中沒有明顯的沖擊感。
斯柯達明銳全系的驅動方式為前置前驅,其底盤懸架采用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系統(tǒng),后扭矩梁式非獨立懸掛系統(tǒng),全系標配前后盤式制動系統(tǒng)、胎壓監(jiān)測系統(tǒng),其轉向操控比較靈活,但車輛底盤的調校偏硬,濾震性能不太理想,這與底盤的架構有直接關系。
斯柯達明銳全系標配引擎啟停和上坡輔助的常規(guī)駕駛輔助系統(tǒng),部分車型配置了疲勞駕駛提示、并線輔助系統(tǒng),全系沒有其他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且不能選裝,這就看出明銳的操控系統(tǒng)不夠智能。
斯柯達明銳的內飾有其自己的風格,格局簡潔清晰,展翼式中央儀表臺中規(guī)中矩,座椅的貼附感還是不錯的,就是填充物有點硬,影響駕乘的舒適感,內飾的材質比較常規(guī),塑料材質的內飾表面顆粒偏大,加工出的效果不夠細膩,手感欠佳,或多或少會影響內飾整體的品質。
斯柯達明銳的雙表頭儀表盤,機械表盤的外圈依然采用白色外緣,非常醒目實用。
斯柯達明銳在多數(shù)車型上配置的9英寸多媒體中控屏,搭載了斑馬智行互聯(lián)系統(tǒng),可實現(xiàn)人車對話并操控部分功能,同時支持原廠的映射功能,智能手機可與多媒體中控屏實現(xiàn)互聯(lián)。
斯柯達明銳的內部活動空間還是比較充足的,儲物空間也比較豐富,后排座椅的角度合適,膝前距離和頭頂空間都能滿足一般成人的要求,后排腳下的隔斷凸起偏高,所以,后排座椅中間不太適合坐人。
斯柯達明銳的掀背造型的車身后部結合后排座椅的折疊功能,可將行李箱空間在590L-1580L之間隨意調整,非常便利,也是此車的一個優(yōu)勢。
斯柯達明銳的配置與朗逸(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的配置和定位基本一致,但二者的市場表現(xiàn)卻是大相徑庭,朗逸如同上帝的寵兒一般,受到市場的熱捧,而明銳一直以來都沒有達到理想的銷量,其實這主要還是源于市場對品牌的主觀認知,雖然都是上汽大眾旗下的產(chǎn)品,都是A級車的定位,都出自同一條生產(chǎn)線,但Skoda與VW的差別在人們的心里還是比較根深蒂固的,關于這個問題,上汽大眾對此一直在試努力扭轉存于人們心理的這個概念,但多年來收效甚微,這說明對于明銳和Skoda品牌來說依然需要時間,需要品牌和產(chǎn)品的精耕細作與沉淀,還是火候不夠,而且明銳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外觀和價位的調整是一方面,硬件和軟件的配置應該優(yōu)化,明銳的配置如果始終與朗逸等競品車型相仿而沒有自己突出的特色,那它始終會保持這種進退兩難的局面,所以,創(chuàng)新才是硬道理。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