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麗舍懸掛的作用是什么
【太平洋汽車】愛麗舍懸掛的作用:1、車輛通過凹凸不平的地面時提供緩沖;2、保障車輪在固定的角度內活動,使轉向穩定;3、支撐車輪的重量;4、維持車輪與地面的良好接觸,確保車輪與地面之間造成的驅動輪、制動力能準確傳到車身上。
雖然愛麗舍車型在國內已經賣了很多年,但后輪隨動轉向這種已經屬于那個時代的后懸架技術,至今仍在傳唱。隨著2021年新愛麗舍的試駕,測試團隊拆除了它的底盤懸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當時非常優秀的機箱系統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2011款愛麗舍前懸架依舊是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前通風盤制動卡鉗由博世博世公司控制,后鼓式制動器沿用至今。
從縱臂扭力梁懸架的主體結構來看,由于左右縱臂由橫梁連接,當兩個后輪以相同的縱向振幅擺動時,外傾角不會改變,但如果它們以不同的振幅擺動,外傾角就不會保持不變。連接左右縱臂的橫梁可以在關節處轉動,使左右車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在小范圍內分開行駛,而不會干擾另一個車輪。
減震器以一定傾角連接在后懸架和底盤之間。
扭力梁本身自然會有非獨立懸架的缺點,但也有部分獨立懸架的優點。最大的優點是減震器不會有彎曲應力,所以摩擦力也小。然而,這種懸架的舒適性和機動性是有限的。剎車時,除了沉重的前輪外,整個后輪都會下沉以平衡車身,但無法提供精確的幾何控制。
帶后輪隨動轉向的拖臂扭力梁懸架結構圖藍色和紫色結構為后懸架左右扭桿彈簧。
上圖為起后輪隨動轉向作用的主體結構:圖中黃色部分為扭桿彈簧支架;紅色結構為前偏轉彈性墊塊;綠色是后偏轉彈性墊。正是因為扭桿彈簧與底盤之間采用了這種具有一定柔軟性的橡膠墊,所以當車輛轉彎時,由于一側懸架的擠壓,軟墊會發生小角度的變形,另一側墊也會因受力而發生變形。這樣,整個后懸架會將車輪以小角度帶向行駛方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車輛尾部的跟蹤性能。
上圖綠色部分為愛麗舍后懸架上方的限位器。
總結優缺點由于整個懸架系統由一個大部件組成,比復雜的雙叉臂多連桿結構要簡單得多。H型懸架整體安裝在車身上,搖臂與車身之間只有兩個連接點,因此裝配非常簡單,因此成為這款低成本車的主流后懸架。另外,縱臂扭力梁的懸掛占用空的空間相對較小,在兼顧其良好承載能力的前提下,不會對汽車后排空產生較大影響。缺點是抗側傾能力弱,減震性差,舒適性有限。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售24.98萬起 理想i6上市 續航720km 配雙腔空懸+CDC
- 2嵐圖泰山開啟預訂 大型旗艦SUV 配三腔空懸/4顆激光雷達
- 3嵐圖追光L開啟預訂 中大型插混轎車/純電續航410km
- 4馬自達EZ-60上市 11.99萬元起售 搭載CDC懸架
- 5騰勢N8L開啟預售 預售價31.98-34.98萬元
- 6五菱繽果S上市 6.68萬元起售 純電小型車
- 2嵐圖泰山開啟預訂 大型旗艦SUV 配三腔空懸/4顆激光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