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t相當于是多大排量,動力如何?
讓我給你舉一個非常具有煽動性的例子。14年后f1賽車全部采用1.6T機器,這套動力系統可以提供800.0p左右的馬力(只能估算,具體動力參數不透露,這也是各大車隊的核心機密)。因為目前采用的是混動系統,內燃機提供的動力大概是600.0p,接近1.6T和1.5T吧?但是,這個1.6T能爆發600.0p馬力。想想一臺自然吸氣機的排量能爆發600.0p馬力?估計6.0L左右,很多只能靠機械增壓才能做到!
那么我們可以說1.5T左右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相當于6.0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嗎?民用的1.5T發動機,194.0p的馬力,已經很高了(好像PSA有400.0p)。目前豐田的2.5L、馬自達的2.5L等主流自然吸氣發動機的功率都在200.0p左右,所以可以說這194.0p的機械增壓1.5T相當于2.5L的自吸水平;這和過去有些不同。開啟壓力越來越大。即使保持排量不變,扭矩越來越大,利用扭矩優勢和機械增壓發動機也很容易做出漂亮的數據!過去10年,即使是1.6T,動力區間也只有160左右。當時1.6T是2.0L,現在1.5T的動力已經接近2.5L了!
渦輪增壓器和自然吸氣之間的功率差=(扭矩*速度)/9500
相信大家都知道這個公式。其實想讓功率更大,可以通過增加扭矩,提高轉速,或者兩者兼而有之。在過去的自然吸氣時代,很多性能車型都是用高轉速來拉出大功率。比如本田的k20a發動機和2.0L自吸發動機也在高達10000轉的轉速下,拉出了220.0p的馬力。原理是利用更高的轉速,更多的循環,更多的進氣,單位時間燃燒更多的油,獲得更多的能量。所以,只要轉速保持上升,自吸機的功率就是不斷攀升的!早期的f1 V8 2.4L的機器,用了近2萬轉來獲得大功率!
其實渦輪增壓發動機也是一樣,只不過往往不會轉得很高(競爭車型的轉速也很高,但另當別論),只有在低轉速下利用發動機強大的扭矩輸出來獲得高功率。發動機的輸出扭矩與歧管壓力成正比。所謂增壓和增加,其實就是進氣歧管的壓力,也就是說歧管壓力越大,發動機的輸出扭矩就越大。那么,一定轉速下輸出扭矩越大,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就越大(我不喜歡講極限動力。發動機的輸出功率與輸出扭矩成正比。不要說加速取決于扭矩,極速取決于功率這些奇怪的話。發動機的輸出功率是輸出扭矩乘以速度。這不是一回事,不能分開說)。歧管壓力的大小取決于增壓器提供的開啟壓力!
本田1.5T馬力194.0p,最大壓力值好像是1.0bar-1.2bar左右(記不太清楚了)。那么,如果壓力達到1.5Bar,或者這個機器能爆240.0p,這個1.5T的機器還相當于2.5L的自吸嗎?要達到240.0p馬力,恐怕接近3.0L自吸了吧?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就是這樣。馬力的獲得相對容易,這就好比自吸機的功率增加很難,而機械增壓機的功率增加很容易。功率=扭矩*轉速的公式囊括了一切,提高轉速擴大排量比較麻煩,而提高歧管壓力相對容易。所以1.5T增壓發動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得到不同的馬力,相當于不同的自吸排量!
比如本田的2.0T機(冠道(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一),原廠設定為270.0p,370nm,原廠壓力值約為1.1bar當壓力達到1.5Bar時,該機最大功率可以達到350.0p左右,最大扭矩在450nm左右,所以渦輪增壓發動機非常靈活,只需要改變一些參數就可以得到不同的功率;所以很難回答1.5T相當于多少排量的問題。目前一些主流的1.5T功率在130-150p左右,這個功率區間接近2.0L自吸;而像本田這種極限的1.5T和194p馬力已經達到了2.5L自吸的水平!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