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架作用是什么意思
【太平洋汽車】懸架的作用是:傳遞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和力扭,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
首發于WonkCar郝工切換模式寫文章登錄/注冊“穩定桿”,根據地域的不同,全球的叫法有“Anti-roll bar (ARB)”、“Stabilizer”、或是“Anti-Sway bar”。Sway bar也被叫做“Sway bar”,但是“Roll bar”通常并不是指穩定桿,而是車內防滾架。
在國內,很多人將英語直譯,也稱之為“防傾桿”。這幾年,我們看到了國內汽車文化的進步。前些年的坊間,還給穩定桿起了個生動的名字——“龍蝦須”。即使是現在,在電商平臺上還有很多把車身強化件與穩定桿混為一談的現象。
郝工水下親自拍攝——真龍蝦須:什么是穩定桿?
穩定桿的本質,其實就是一根彈簧,一根連接左右車輪的彈簧。
簡言之,任何能讓左右車輪同上同下的機構,中間加一些彈性,就是穩定桿。
比如說下面圖中的這個:再比如在賽車中會見到的T-bar、Z-bar等結構,無一例外,都遵循著這個樸實的原理。
而在我們駕駛的車上,穩定桿是一個簡單的扭桿彈簧結構。既充當了令左右車輪同上同下的機構,又通過桿的扭轉變形實現了彈簧的功能。
為什么要有穩定桿?
彈簧是個人主義者,穩定桿是集體主義者。
不管是遇到什么樣的工況,彈簧的動作只管它這一邊,另外一邊愛咋咋地,跟我沒關系。甚至于在車輛轉彎的時候,在側向加速度的推波助瀾下,一側的彈簧要揚眉吐氣地伸長,不惜打壓另外的一側親兄弟,是典型的個人主義。
而穩定桿就像是調和彈簧這對親兄弟的一個中間人,始終希望哥倆能夠共進退。如果你剎車、或者是過減速帶的時候,左右兩邊本來就是同上同下的,那穩定桿很欣慰,也就什么都不管了;如果是轉彎側傾,兩邊一上一下,那么穩定桿就是對抗這種步調不一致的力量,努力把兩邊拉在一起,起碼不要分得太開。
這種努力是卓有成效的——因為穩定桿的存在,讓左右兩邊各自為政的難度變大了,轉彎側傾的時候,被壓縮的那一邊不會被壓得那么厲害,伸長的這一邊也沒有原來那么囂張,兩邊運動的行程都短了,車身側傾的幅度就變小了。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問答叫獸)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換裝奔馳同款發動機 全新一代逍客還有哪些看點?
- 2吉利2023年將推出超過10款新車 目標銷量165萬輛
- 32024款奔馳GLE首發亮相 全系向新能源進化
- 4捷途T-1量產版實車 預計上海車展亮相
- 5極氪2023年推出兩款新車 全新SUV+轎車
- 6新款起亞K3更多配置信息 2月13日上市
- 7遇弱則強,遇強更強 測試別克世紀六座蘊世版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吉利2023年將推出超過10款新車 目標銷量165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