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sls級amg 奔馳AMG轎跑
無話可說
讓我們拍幾張圖片,自己感受一下。
她在路上奔跑。
很難不引起你的注意。
她的出鏡率就低了很多。
雖然在數據上并不突出
但是顏值高
鷗翼門向300SL 致敬
它還宣布了梅賽德斯-奔馳超級跑車的回歸。
梅賽德斯-奔馳很少生產超級跑車。
本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初,梅賽德斯-奔馳通過與邁凱輪的合作生產了近2100輛SLR。
也有不少人將SLR、Enzo、Carrera GT列為那個時代的三大跑車。可惜單反本身更傾向于GT車型。這是一款以舒適豪華為導向,同時兼顧性能的車型。
換句話說,單反無論是真實性能還是歷史地位,都比不上恩佐或卡雷拉GT。
我們可以詳細看看數據。
盡管使用了626hp 的增壓發動機,但SLR 的重量接近1750kg。
雖然發動機位置盡可能靠后,但它仍然是前置中置發動機,所以底盤的平衡性與Carrera GT 和Enzo 有很大不同。
所以這款車型并沒有達到奔馳或者邁凱倫的預期。
在邁凱倫-梅賽德斯-奔馳聯盟破裂后,邁凱倫和梅賽德斯-奔馳在2009 年各自推出了一款新跑車。
與2000年的市場相比,2009年的跑車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汽車制造商正在擠進這個狹窄的跑車領域。
法拉利、保時捷和蘭博基尼等傳統跑車制造商發布了他們最新一代的產品,而邁凱輪的MP4-12C 和奧迪的R8 則宣布了他們的野心。隨著全新R35 GTR和LFA的問世,日系車也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在這種情況下,奔馳推出的SLS AMG能否跟上競爭的步伐呢?
SLS AMG 名稱由兩部分組成。
不用說,AMG代表的是AMG第一款自主設計的車型,SLS代表的是super Leicht sport,英文是超輕運動的意思。
由于SLS AMG是向1950年的300SL致敬的車型,因此在外觀上也選擇了直磁套。如果把300SL和SLS AMG放在一起,你會覺得兩車在車身結構和布局上出奇的一致。
然而,除了標志性的鷗翼門,寬大的前臉、長長的引擎蓋、跑車中反人性設計的近乎“垂直”的前擋風玻璃,以及幾乎高于后輪軸的駕駛艙,都說明了這兩者的歷史汽車。
然而,正如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所說,300SL是一款非常有個性的車。
高速行駛時,300SL的脾氣會異常暴躁,車輛的操控也會變得比較吃力。有些人將300SL 有限的懸架技術歸咎于高速操控不佳。
當然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還有氣動因素。
配合300SL超長的前后座艙,車尾的長度非常有限。在高速行駛時,車尾的下壓力會大幅下降,最終導致高速不穩。
這也是AMG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AMG的做法是在保持風洞原貌的同時,盡可能優化其空氣動力學設計,并在尾部加裝可隨速度變化的尾翼。這種結構比較復雜,但最終保證了汽車在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
至于SLS AMG底盤和車身的配置,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一方面,SLS AMG并沒有解決SLR :車重的問題。為了保證足夠的輕量化,SLS AMG采用了奔馳史上首款全鋁車身和底盤設計。
底盤采用全鋁材質,車身采用大量全鋁件。碳纖維制動器成功減少了40% 的簧下質量,碳纖維軸用于動力換檔。
但是車重還是達到了驚人的1620kg。相比之下,保時捷911GT2(997版)只有1440kg,法拉利458(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只有1395kg,邁凱倫MP4-12C(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也只有1440kg。 SLS AMG減肥不能說是成功的。
另一方面,SLS AMG 的底盤非常出色。
通過前后驅動布局,AMG 設法優化了前后軸的重量分配。通過將巨大的6.2 升發動機置于前橋后方,副車架及其相應部件直接置于后橋上,變速箱位于后橋后方,車輛實現了47:53 的前后重量比.
這種只能在中置后驅車型上才能看到的設計,出現在了前置后驅車型上。這足以說明AMG在底盤上的功力。
與此同時,SLS AMG 被那個時代最流行的動力換檔所取代。
對于自然吸氣車型,powershift是更好的選擇。與R35 GTR或MP4-12C等扭矩平臺比較大的渦輪增壓車相比,自然吸氣車,即使是SLS AMG這樣的大排量V8發動機,換擋后的扭矩輸出也更低。
所以那個時代換擋速度最快的動力換擋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基于Getrag打造的AMG其實就是法拉利California(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的一款車型。
最大的變化是傳動比和換檔邏輯。這也為SLS AMG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引擎是M156,這是我們當時最熟悉的引擎。
但為了保證高速時的燃油供應,發動機在橫向加速時的最佳性能和更高的馬力輸出。這把M156 經過了一系列改進。
6.2 升發動機具有更大的冷卻表面,得益于更寬的發動機艙,通過重新設計的進氣和低背壓排氣、更激進的凸輪軸設計、強化曲軸、低摩擦部件和特殊的空心結構氣缸蓋,發動機功率得到了進一步優化。同時,根據國際慣例,更換了該發動機的干式油底殼,以滿足低重心、高側向加速度下的要求。因為如此巨大的改變,這臺發動機被改名為M159。
M159參數
發動機布局
6208cc V8自然吸氣發動機
氣缸孔/活塞沖程
102.2毫米/94.6毫米
壓縮比
11.3:1
動力輸出
2010-2012年:6800轉時571馬力,4750轉時650牛米
2013-2014年:7400轉時631馬力,5000轉時635牛米M156,M159最初的藍圖,在設計之初就確定了會作為賽車引擎使用。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采用了非方形的設計,用更小的活塞行程換取了更高的發動機轉速。這也是M159在后期版本能達到7400轉峰值輸出的原因。峰值扭矩輸出的降低也解釋了為什么SLS AMG在最高檔位可以輕松扯掉足夠厚的輪胎。與法拉利458相比,M159雖然達不到9000轉的高音,但458需要6000轉才能輸出540Nm,而蘭博基尼蓋拉多需要6500轉才能達到差不多的輸出,所以M159在動力上更勝一籌。M159也被外界所稱道。
很多人稱之為那個時代最強的量產版自然吸氣發動機。還在各大比賽中獲獎,拿到手軟。
即使在繼任者AMG GT(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投入競爭后,奔馳仍然堅持使用這款M159作為GT3的心臟,而不是最新的雙渦輪增壓V8發動機,這足以說明這款發動機的潛力。
吊的話就不多說了。和大多數超跑一樣,它采用了鋁制的雙A型臂結構。后期可以將剎車升級為陶瓷剎車,進一步增加SLS AMG電路的容量。輪胎采用大陸高性能輪胎。那么,這款車的實際性能如何?
如果你想要小C,這就是德系肌肉車。
肌肉的特點是簡單、直接、粗糙。如果你仔細研究SLS AMG,你會發現除了基本的電子器件外,所有的電控器件都不在。比如在法拉利上,你可以找到各種電子設備來保證法拉利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百公里加速,R35 GTR上用來控制加速的電子設備就更麻煩了。
在SLS AMG上,你能找到的只有一個比賽開始按鈕。所以這SLS AMG就像最原始的肌肉車,只靠最原始的發動機動力。這也解釋了為什么SLS AMG在加速和速度上令人失望。
在沒有先進電子設備支持的情況下,SLS AMG百公里加速僅需3.7秒,而同類型跑車法拉利458僅需3.1秒,邁凱輪MP4-12C僅需3.0秒。
在0-200 km的加速上,SLS AMG慢了整整一秒。據說由于風的阻力,最高時速被限制在317公里。
你在路上或賽道上感覺如何?
這個小C不敢妄加評論。我們來看看專業autozine的評價。那些習慣單反的車主會立刻注意到新的:發動機響應更敏銳,動力更線性,發動機聲音更精致。
低速的時候可能會有延遲,但是當發動機轉速超過2000轉的時候,你就會有超過530Nm的扭矩供你揮霍。同時,在大排量V8發動機中,這款發動機對提速的渴望和乘坐舒適性幾乎無人能及。
當發動機轉速上升時,V8發動機特有的聲音會逐漸被賽車發動機雷鳴般的聲音所取代,直到7200轉時斷油。(小C曾經有幸聽到過這個發動機的聲音,像悶雷一樣在人群中翻滾)。
但我們還是要承認,這臺AMGV8的聲音絕不是這個級別中最好的。法拉利的V,蘭博基尼的V10,豐田的V10絕對能帶來8000轉以上更讓人上癮的聲音。AMG的聲音和線性動力傳輸被傳輸略微拖累。
這款變速器的乘坐舒適性絕對是同級的標桿,但是相比保時捷或者法拉利上的變速器,它的換擋還是慢了一些。
雖然AMG一直聲稱會改進,但autozine懷疑M159 monster的通用扭矩導致技術問題,無法減少變速器的換擋時間。而底盤是最大的驚喜。
AMG一直享有“動力過剩,底盤容量不足”的美譽。但是SLS是一款完全不同的車。沖到賽道后,你會驚訝于底盤的平衡和穩定。
低重心帶來的性能直接而明顯,同時底盤的剛性和剎車的優異性能也讓人贊不絕口。
轉向準確,雖然沒有法拉利準確,也沒有保時捷直接。然而,作為一款前中后驅汽車,SLS AMG已經超越了它的中中后驅或后后驅對手。
你需要非常沖動的駕駛才能轉向過度。這時候你會發現SLS AMG的另一個特點:轉向過度非常突兀,不可預測。但是在高速公路上很難突破它的極限。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的操控性和駕駛體驗的結合。缺乏可調節的懸掛也完美地抵消了精確設計的減震。因此,SLS AMG是長途旅行的完美車輛。SLS AMG絕對是法拉利等車商的強勁對手。雖然SLS AMG仍然供不應求,但它是AMG GT GTR之前最好的奔馳。
做得好AMG!今天簽名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