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車自動駕駛怎么樣?
商用車自動駕駛發展迅速且前景廣闊。
當前政策加大對其商業化落地的支持,比如交通運輸部發布相關指南鼓勵在特定場景使用自動駕駛商用車。
商用車自動駕駛主要分為干線物流、港區、礦山、環衛、末端配送 5 大賽道。其中干線物流市場規模最大,達到萬億級別,環衛和末端配送也成長為千億級市場,礦山和港口正在向千億級靠近。
在普及率方面,中國約 10%的碼頭已試點自動駕駛商用車,礦山自動駕駛普及率稍低,約 8%。
商用車自動駕駛發展更快,相比乘用車有優勢。需求上,港口、礦山等特殊場景對商用車自動駕駛需求迫切。試錯容忍度方面,商用車運輸貨物,試錯容忍度高于運輸人的乘用車,落地條件更好。
技術成熟度方面,不同賽道情況不同。港口、末端配送和礦山等低速場景,路況相對封閉固定,技術落地條件優良。而干線物流等高速場景,仍處于安全員輔助階段,距離撤離安全員還有距離。
港口自動駕駛需求迫切,崗位人員流失嚴重,且港口場景相對封閉,可定制化方案,能實現 7×24 小時作業,避免人為失誤和安全風險。其核心技術點在于感知系統要適應各種環境,能實時感知定位和周邊信息,規劃路線,精準到達裝卸貨點,還需對周邊設施三維建模匹配。要從港口走向干線物流,需提升視線距離和感知算法。
自動駕駛在效能方面提升顯著,能保障安全,事故率為 0,而人力駕駛事故率約 1 次/月。運輸效率方面,自動駕駛可達人力的 90%,還能通過技術升級不斷優化。
商業模式上,有整車+運營全套服務和整車銷售兩種。前者對港口方更有利,減少前期投入和試錯成本,不影響利潤分配,可接受度高。
商用車自動駕駛要大規模落地,還需解決一些問題。目前港口自動駕駛是和傳統駕駛混行,要不斷提升自動駕駛比重。同時,其主要用戶群體有限,和用戶整體需求及投入產出比有關。此外,供應鏈也很關鍵,乘用車供應鏈相對完善,商用車供應鏈成本下降,將促進其發展。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BJ60雷霆京城金秋燃情上市,北京家庭度假生活從此全面升級
- 2全新smart精靈#5開啟預售 價格24.5萬元起
- 31.5L插混系統/9月底開啟預售 藍電E5 PLUS官圖發布
- 4純電續航115km 紅旗HS3 PHEV上市 售15.98萬元
- 5深藍S05開啟預售 搭載華為百萬像素大燈/智趣云臺相機
- 6吉利銀河E5達成20000臺交付量 10月工廠產能提升
- 7新增玄影版 2025款紅旗H5上市 售15.98萬元起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全新smart精靈#5開啟預售 價格24.5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