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解釋一下為什么不建議盲目的增加機油粘度
不建議盲目增加機油粘度,原因很多。
機油粘度高,流動慢,發動機剛啟動時,機油不能及時到摩擦部件表面,易出現干摩擦或邊界摩擦。
曲軸轉動攪油阻力大,機件運動摩擦阻力也大,發動機要多噴油做功。循環速度慢,影響散熱。
會加重機油泵負擔,縮短其壽命,降低潤滑系統工作效率。
對燒機油的發動機,隨意提高粘度可能加劇零件磨損,增加摩擦阻力,導致燃油消耗多,燃油經濟性差。
機油包裝上標有類似“5W-30”的標號,“W”后的數字表示機油在 100°C 時的運動粘度等級,數字越小,流動性越強。比如 0W-20 機油在 100°C 時比 0W-40 機油流動性好,散熱強,高粘度機油流速慢,散熱弱,但 130°C 以上高油溫時保護效果可能更好。
各家發動機制造工藝和年份不同,金屬表面平整度、縫隙寬度有差異,所需油膜厚度不同,不同粘度機油不能通用。
行駛里程大,零部件有間隙,增加一個粘度級別沒必要,盲目增加對發動機有不良后果。
現代發動機普遍用低粘度機油,出于環保,能降油耗,還有不少優點。
低粘度機油流動性好,減少冷啟動磨損,發動機長時間熄火后機油回流,冷啟動會磨損,90%以上磨損在此工況,雖有機油濾芯止回閥,但無法徹底改善。
導熱快,熱車快,散熱效率高,避免過熱,零部件按熱車工況設計,低溫長時間運轉磨損多,低粘度機油高溫流動性好,熱傳遞效果好。
附著力小,活塞環回油孔不容易堵塞,機油粘度大,附著力大。
夏季也別盲目提高機油粘度,認為溫度高機油稀、油膜薄強度弱,要提高粘度,這觀點不適用于現在發動機技術,會損壞發動機。
夏季溫度高,但環境溫度和發動機工作溫度有別,充分熱起來后,工作溫度夏冬差不多,都 90-100℃,冬季用 5W30 機油,夏季也可用,高溫對散熱有影響,溫度過高風扇強制散熱,夏季保養冷卻系統很重要。
還有發動機技術進步了。
總之,選合適機油粘度對發動機良好運行至關重要。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BBA依然位居前三 2024年傳統豪華品牌銷量匯總
- 2小米汽車連續4個月交付量超2萬 2025年目標交付量突破30萬
- 3小鵬汽車1月交付30350輛 1月交付量同比增長268%
- 4蔚來推出5年0息政策 送1萬選裝基金和5年NOP
- 5別克GL8陸尊PHEV推出八方來財版,限量888臺
- 6余承東駕駛智界R7返程 ,稱打贏「雞蛋保衛戰」
- 2小米汽車連續4個月交付量超2萬 2025年目標交付量突破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