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軸結構在汽車發展歷程中的變化是怎樣的
2025-04-03 00:50:45
作者:資訊小編
曲軸結構在汽車發展歷程中變化顯著。
19世紀末,曲軸開始廣泛用于汽車領域,最初結構簡單,多為傳統機械式曲軸,主要由主軸頸、連桿軸頸、曲柄、平衡塊、前端和后端等組件構成。其作用是把活塞承受的氣體壓力轉化為動力傳給車輛傳動系統,同時驅動配氣機構和風扇、水泵等輔助設備。
隨著汽車技術發展,為適應不同需求,曲軸結構不斷改進。在曲拐設計上,一個連桿頸與曲臂和兩個主軸頸結合形成曲拐,曲軸曲拐數等于氣缸數。直列發動機連桿軸頸數等于氣缸數,V型發動機為氣缸數一半。連桿軸頸通過圓弧過渡設計降低應力,曲柄連接主軸頸和連桿軸頸,并帶有平衡重塊平衡發動機不平衡力矩。曲軸前端裝配正時齒輪驅動輔助設備,設有甩油盤防止機油泄漏;后端安裝飛輪,通過檔油凸緣和回油螺紋確保密封,防止機油反向流動。
后來曲軸從傳統機械式發展到電控曲軸。電控曲軸的出現讓發動機控制更精準高效,能根據不同工況實時調整,提升動力輸出和燃油經濟性。
在材質方面,早期多采用鋼質材料。如今球墨鑄鐵因切削性能好、成本低、能進行多種熱處理和表面強化處理來提高性能,在國內外廣泛應用。統計顯示,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家車用發動機曲軸采用球墨鑄鐵材質比例頗高,國內中小型功率柴油機曲軸大部分也采用球墨鑄鐵,大功率發動機曲軸多采用鍛鋼曲軸。
在結構形式上,有整體式和組合式。整體式曲軸堅固穩定,被多數汽車發動機選用。
為應對復雜工作環境,曲軸設計還考慮了諸多因素。例如為減小質量和離心力,軸頸作成中空;軸頸表面開油孔潤滑;主軸頸、曲柄銷與曲柄臂連接處采用過渡圓弧連接減少應力集中;平衡重根據發動機氣缸數、排列形式及曲軸形狀等設置,平衡旋轉離心力及其力矩,有時也平衡往復慣性力及其力矩,減輕主軸承負荷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
1售價30-35萬元之間 深藍S09價格曝光
- 2問界M8內飾官圖發布 四個配色/三聯屏布局
- 3鄭州日產Z9開啟預售,預售價11.99萬起
- 4方程豹鈦3預售13.98萬起 標配高階智駕 搭載主動預瞄/云輦C
- 513.98萬元起 長安啟源Q07開啟先享預售 搭載天樞智駕/天域座艙
- 6領克EM-P雙子星發布OTA 1.8.0版本 新增智駕車型選項
- 2問界M8內飾官圖發布 四個配色/三聯屏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