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過程中有哪些必須注意的事項
行車過程中須注意多方面事項,包括保持車距、合理用燈、規范駕駛行為、應對突發狀況等。保持適當車距能在緊急情況時有足夠反應空間,如車速100公里/小時左右,與前車至少保持100米距離;合理使用燈光,在能見度低時開啟大燈保障安全;規范駕駛行為,杜絕疲勞、分心駕駛,不隨意變道等;面對突發狀況,像事故時按“車靠邊、人撤離、即報警”處理。
在不同的天氣狀況下,行車也有著各自的注意要點。
冬春交替時,雨雪霧等惡劣天氣頻發,需格外警惕。雪天行車,要牢記“慢”字訣。車速一定要慢,猛加速或猛剎車都可能讓車輛失控,油門要緩緩踏下或松開,制動以點剎為主,輕踩輕抬。盡量沿著有車轍的路線行駛,那些冰雪覆蓋、路況不明的路段可千萬不能貿然闖入。同時,要時刻留意前后車的信號燈,提前做出反應,保持安全距離。轉彎時更要提前減速,注意其他車輛動向,在彎道會車時不搶行、不催促,有序慢行。若能見度不高或下雪,要及時開啟前后霧燈。要是車輛不幸發生側滑,別慌張,把穩方向盤,順著打滑方向輕輕轉動,待車輛回正后再輕踩剎車。
霧天行車,正確使用燈光是關鍵,要開啟霧燈、近光燈等,讓自己能看清道路,也讓其他車輛能注意到你。保持低速行駛,加大與前車的距離,盡量避免超車,更不要軋線行駛。在彎道和坡路要提前減速慢行,剎車時不要急踩,可連續輕點剎車,必要時適當鳴笛,還要及時清除車窗霧氣,保證良好的視線。
雨天行車,開車前要仔細檢查雨刷器是否正常工作,開車途中若車窗起霧,可用空調驅除霧氣。駕駛時要減速慢行,轉彎要慢,打方向盤動作要輕柔,減少變道超車的次數,同時加大與前車的車距,并正確使用燈光。
在高速公路行駛,禁忌也不少。發車前一定要仔細檢查車輛,確保車輛狀態良好;堅決杜絕疲勞駕駛,駕車時長達到 4 小時,必須停車休息至少 20 分鐘,感到疲倦就趕緊駛入服務區休息;開車時要全神貫注,摒棄不良“小動作”,不能分心;變道前一定要觀察好路況,提前開啟轉向燈,切不可隨意變更車道;應急車道是“生命通道”,絕不能隨意占用;右側超車、高速公路違停、倒車、逆行等行為更是萬萬不可,錯過出口不能停車、倒車或逆行,應在下一出口駛離后重新規劃路線;要嚴格按照規定車速行駛,不超速,跟車也不能過近,更不能車輛超員,發生事故后人員也不要逗留在事故現場。
在日常行車過程中,還有一些細節同樣不容忽視。遇黃燈時最好停車等待,過綠燈也要帶腳剎,禮讓那些搶黃燈和闖紅燈的車輛與行人。要重視儀表盤上出現的警示標識,一旦發現異常,先停車弄清楚狀況再繼續行駛,比如檢查手剎是否放下、水箱水位是否足夠、機油是否不足等。跟車時目光要放遠,不要只盯著前車,若發現前車前面的車剎車燈亮了,或者前車前面有車并線,就可以提前輕輕踩剎車,既能給自己留出反應時間,也能提醒后車。并線時一定要打轉向燈,看見出口要早點并線出來,同時回頭望一眼,因為后視鏡存在盲區,側后方離車很近的位置可能看不到。永遠不要和自行車搶行,畢竟沒剎車的自行車并不少見。在視線被遮擋的街口、交叉口以及大車后面,都要減速慢行,哪怕是在半夜車輛稀少的時候也不能大意。換擋時,要讓發動機、加速踏板和擋位配合默契,當發動機在 1500 - 2500 轉之間換擋,既能獲得較大扭力,又能減少發動機磨損。手動擋車在車速穩定后應及時換成高擋,因為低擋行駛會消耗更多能量。開車時絕對不能打手機,這不僅會降低車速,還會大大增加錯過路口的風險。出租車隨時可能停車,跟車時要保持足夠距離。當遇到道路狀況不佳,如深坑、溝渠、高低不平的井蓋、大石頭等,不要高速通過,以免車輛受到劇烈撞擊,導致機械變形、螺絲松動、密封損壞等問題。
總之,行車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繁多且重要,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著行車安全。從保持車距、合理用燈,到應對不同天氣和路況,再到日常駕駛的各種細節,我們都需要時刻牢記并嚴格遵守。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每一次出行中都平平安安,享受安全駕駛帶來的舒適與從容。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東風本田S7推一口價19.99萬元起 已購用戶可保值補差價
- 2朗逸Pro申報圖曝光 家族全新設計/1.5T發動機
- 3預計售價40萬元 理想i8申報圖曝光 軸距超3米/標配雙電機四驅
- 4二代哈弗梟龍MAX上市 全系搭載二代Hi4插混系統/支持高階智駕
- 5會是最火爆的單品?問界M8正式上市 售35.98萬元起
- 6采用全新海洋網設計語言 海獅06EV/DM-i申報圖曝光
- 2朗逸Pro申報圖曝光 家族全新設計/1.5T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