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自吸式發動機的工作原理是,在氣缸下行行程中,活塞下移使氣缸內體積增大、壓力降低形成負壓,外界空氣自然被吸入氣缸。具體而言,空氣單純經過空氣濾清器、節氣門、進氣歧管到達“汽缸”,汽油通過噴油嘴噴射在進氣歧管里(或采用缸內噴射)。一個活塞作一次功有四個行程,在進氣行程依靠壓力差吸入混合氣。這一過程完全依靠自然力量,無需外力輔助 。
在進氣行程中,進氣門打開,隨著活塞下行,氣缸內部空間不斷變大,氣壓逐漸降低,與外界大氣形成壓力差。在這個壓力差的作用下,外界空氣就如同被一只無形的手推動著,依次穿過空氣濾清器,將其中的雜質過濾掉;再經過節氣門,節氣門就像是一個“交通指揮官”,根據車輛的運行需求控制著空氣的流量;然后進入進氣歧管,進氣歧管會將空氣均勻地分配到各個氣缸中。與此同時,汽油通過噴油嘴精準地噴射到進氣歧管里(如今一些先進技術實現了缸內噴射,直接將汽油噴入氣缸),與空氣充分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
當活塞上行時,進氣門關閉,進入壓縮行程。此時,活塞將氣缸內的混合氣逐漸壓縮,使其體積變小、溫度升高、壓力增大。當活塞上行到最高點時,火花塞點火,點燃被壓縮的混合氣。
緊接著進入做功行程,混合氣劇烈燃燒膨脹,產生強大的壓力,推動活塞下行,通過連桿帶動曲軸旋轉,從而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為車輛輸出動力。這就如同一場精心編排的舞蹈,每個動作都緊密相連,缺一不可。
最后是排氣行程,活塞再次上行,排氣門打開,燃燒后的廢氣在活塞的推動下,被排出氣缸,為下一次的進氣、壓縮、做功循環做好準備。
自吸式發動機就是這樣,依靠自然形成的壓力差,有條不紊地完成進氣、壓縮、做功、排氣這四個行程的循環,源源不斷地輸出動力。它的工作過程簡潔而高效,雖然沒有增壓發動機那般強大的爆發力,但憑借其動力輸出的平順性、響應的直接性,以及結構相對簡單、維護成本較低等優點,在汽車領域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為無數駕駛者帶來穩定而舒適的駕駛體驗。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2025上海車展:全新雷克薩斯ES全球首發 將推出純電版本
- 22025上海車展:吉利銀河戰艦首發 硬核方盒SUV
- 32025上海車展:極氪9X實車亮相 全球最大一體式鍍鉻格柵
- 42025上海車展:奧迪A6L e-tron亮相 四驅版百公里加速僅需4.5秒
- 52025上海車展:全新一代林肯領航員上市 售125.8萬元起
- 62025上海車展:比亞迪王朝D級全尺寸概念車 融入更多中華文化
- 22025上海車展:吉利銀河戰艦首發 硬核方盒SU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