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大G的起源是什么
奔馳大G起源于 20 世紀 70 年代早期,最初是應伊朗國王的想法,作為軍用車輛構思,由奔馳與奧地利的斯太爾戴姆勒普赫合作設計生產。1972 年正式開啟研發(fā)之旅,1973 年首批原型車進行廣泛測試,1979 年首款民用版 G 級正式發(fā)布。雖在西德半噸級軍車競標中未被德軍選中,但獲法國等 20 多個國家軍隊青睞,后來逐漸走向民用,成為如今備受矚目的豪華 SUV。
奔馳大G的命名也頗有淵源,其名稱來源于德文“Gelndewagen” ,意為“越野車”,“G”正是首字母。這簡潔的字母,承載著它越野的初心與使命。
回顧歷史,在奔馳大G誕生之前,奔馳其實早有打造越野車的探索。1926年,奔馳應德國軍方要求研發(fā)出了Gelandewagen G1,這是一款三軸車型,配備3.1L的直列6缸發(fā)動機,在當時展現(xiàn)出獨特的性能。1934年,奔馳又開啟了奔馳G4(W31)的研發(fā),它在G1的基礎上大幅改進,發(fā)動機不斷升級,從最初的5L直列8缸發(fā)動機,到后續(xù)更大排量的5.2L、5.4L發(fā)動機,動力愈發(fā)強勁,同時還采用了全地形輪胎,增強了越野性能。1937年,奔馳G5(W152)登場,這款兩軸設計且擁有四驅系統(tǒng)以及3個差速鎖的車型,為后來的奔馳大G積累了寶貴的技術經驗,它最初為軍方打造,而后走向普通民眾,并衍生出多種車型。這些早期的車型,無疑為奔馳G級的誕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沉淀了深厚的技術底蘊。
1979年,第一輛奔馳G-Wagen(底盤代號W460,在1994年奔馳更名之前,奔馳G級被稱為奔馳G-Wagen)在奧地利工廠下線,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它簡約剛毅的經典外觀就此定型,車身高挑、車頭極具攻擊性、中網為熏黑豎條格柵、車身線條富有層次感,幾乎完全承襲初代車身外觀。此后,奔馳大G車系以小改款強化細節(jié),車身架構及車架基礎仍維持原架構,成為奔馳旗下車系世代壽命最長的車型之一。20世紀80年代,更精致的民用版GWagon推出,1990年W463系列的推出,則標志著奔馳大G向豪華SUV成功轉型。
從最初的構思到如今的輝煌,奔馳大G走過了漫長而精彩的歷程。它從軍用領域起步,帶著越野的基因與堅韌,逐漸在民用市場綻放光芒,成為豪華與性能兼具的象征。在歲月的洗禮中,它始終堅守初心,不斷進化,以獨特的魅力征服了無數(shù)車迷的心,書寫著屬于自己的傳奇篇章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
1預售18.98萬起 比亞迪海獅07DM-i將于5月8日正式上市
- 2騰勢D9 4月銷量9045輛 連續(xù)4個月穩(wěn)居MPV全市場銷冠
- 3下次車展見YU7? 小米高管爆料小米YU7亮相計劃
- 4銀河星耀8/海獅07DM-i領銜 5月份上市新車匯總
- 5對話|東風納米:納米06定價很掙扎 目標月銷量破萬 未來推兩款新車型
- 6Momenta與Uber達成戰(zhàn)略合作 2026年歐洲啟動Robotaxi
- 2騰勢D9 4月銷量9045輛 連續(xù)4個月穩(wěn)居MPV全市場銷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