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變氣門正時是什么
可變氣門正時是一種應用于汽車活塞式發動機的技術,通過調節發動機凸輪相位,改變氣門開啟和關閉時間,使進氣量隨發動機轉速變化,以實現最佳燃燒效率。在發動機不同轉速和工況下,固定氣門正時無法滿足需求,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則能解決這一問題。高轉速時讓氣門早開晚閉,低轉速時反之,讓發動機“呼吸”更順暢,提升動力的同時降低油耗,是現代汽車發動機重要技術。
這項技術具體是由電磁閥(OCV)和可變凸輪軸相位調節器(VCT)共同組成的可變氣門正時系統來實現的。電磁閥就像是整個系統的“指揮官”,它精確地控制著整個調節過程,而可變凸輪軸相位調節器則像是“執行者”,依據電磁閥傳來的指令,精準地調節發動機凸輪的相位 。
在活塞式發動機運行過程中,有著進氣、壓縮、做功、排氣這4個沖程,而氣門開啟程度直接關系到引擎的進氣量。在不同的轉速下,發動機對氣門開啟程度有著不同的需求。在高轉速運轉時,由于進氣排氣的時間相對較短,此時就需要氣門早開晚閉,以此讓更多的空氣進入氣缸,保證發動機的動力輸出;而在低轉速狀態下,氣門的開啟和關閉時間則需要做出相應調整,以避免出現進氣不足、排氣不凈或者廢氣反流等影響發動機性能的問題。
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的發展歷程也頗為豐富。早在20世紀80年代,眾多汽車企業就敏銳地察覺到了這項技術的潛力,紛紛投入研究。1989年,本田首次發布了VTEC技術,成為可變氣門正時技術領域的先行者。此后,各大汽車品牌不斷在該技術領域深耕發展,像豐田的VVT - i、保時捷的Variocam、現代的DVVT等等。盡管不同車廠的可變氣門正時技術名稱各異,在具體的實現細節上也存在差別,但它們的基本原理是相似的,都是為了讓發動機在各種工況下都能夠擁有理想的進排氣效率。
可變氣門正時技術為汽車發動機性能的提升帶來了顯著的效果。它通過精準調節氣門的開啟和關閉時間,讓發動機在不同的工作狀態下都能獲得合適的進氣量,從而實現了更充分的燃燒,提高了燃油經濟性,也提升了發動機的動力輸出。
可變氣門正時技術憑借其對發動機進排氣系統的優化調節,為汽車發動機性能的提升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它不僅讓發動機在不同工況下都能高效穩定地運行,還在節能與動力提升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已然成為現代汽車發動機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之一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鉑智3X立大功 廣汽豐田4月銷量60038臺 同比增長15%!
- 2廣汽傳祺5月購車權益上線 多款熱門車型可享限時一口價!
- 3比亞迪王朝網發布4月銷量數據 秦家族蟬聯銷冠
- 4哈弗5月購車權益 限時優惠至高4萬元 哈弗H6限時一口價7.19萬起
- 578秒可下線一臺新車 日產N7將開啟大規模交付
- 6小米汽車“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
- 2廣汽傳祺5月購車權益上線 多款熱門車型可享限時一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