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開車判斷車距?
開車時判斷車距,可通過觀察前后車不同部位的重合情況、借助后視鏡以及遵循特定法則等方法。比如判斷與前車距離,可根據自身車頭邊緣或擋風玻璃下沿與前車不同位置的對應關系來確定;判斷后車距離,通過不同后視鏡觀察后車情況得出。高速公路上還有“跟車三秒”法則。掌握這些判斷車距的方法,能讓駕駛更安全、更從容 。
具體而言,判斷與前車距離時,當前車為普通轎車,若自身車頭邊緣與前車保險杠下緣重合,此時與前車距離大約2 - 3米(SUV車型會存在誤差,需自行總結);若看不到前車后保險杠,距前車約0.3米;當視線與前車后保險杠上端重疊,距離約1米;能觀察到前車后輪下端接近時,距離約3米 。而當前車為SUV車型時,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此時與前車距離大概1米;看到前車保險杠下沿,距離約2米;看到前車后輪胎下沿,距離約3米。
在判斷與后車距離方面,通過左后視鏡、右后視鏡、內后視鏡觀察會有不同情況。從右后視鏡看后車充滿后視鏡時,前后車距約為3米;后車充滿左后視鏡時,實際距離只有1米;后車占左后視鏡2/3時,實際距離約3米。并線時觀察后視鏡,后車占滿后視鏡,與后車距離約3 - 5米,這種情況下不建議并線;當后車占后視鏡1/2時,距離約7 - 10米;占1/3時,距離在10米以上。發現距離足夠并線時,建議略微觀察1 - 2秒鐘,感覺后車不急于加速時再變道。
高速公路上保持安全車距的“跟車三秒”法則也很實用。選定前方一個明顯的物體作為參照,當前車車尾通過參照物的那一刻開始,心中默念約3秒,如果自身車輛在3秒前就通過了參照物,那就說明跟車太近了,應及時拉大距離。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場景下判斷車距的方法。比如判斷左右車輪行駛軌跡,可通過觀察左右外后視鏡、中控臺或發動機蓋上的標志物查看左右車距。如將左側車燈邊緣沿左側分道線行駛,或者看中控臺右側略靠中心點位置沿分道線行駛,車輛就在車道中心位置。右側靠邊停車距離判斷,通過后視鏡查看車輛與路邊距離,也可在車內以中控臺中心點略向右側移動10厘米為目標點,與路肩重疊時,車輪與路肩距離大約20厘米。停車時,盯住后視鏡,當后視鏡下沿與馬路下沿重合,距離剛好30公分;拐彎時,當前機蓋剛好和馬路上沿重合,距離3米左右可安全通過;拐彎時前機蓋到前車輪胎一半時,打滿方向可安全通過;靠邊停車,盯住雨刷器骨節,與馬路牙子重合時距離剛好30公分;靠馬路邊停車且前面有車,前機蓋沒過前車后保險杠可停車;過限寬墩,盯住方向盤左側與限寬墩呈一條直線可安全通過;出庫時,后視鏡和旁邊車頭對齊可一把出庫。
總之,開車過程中準確判斷車距至關重要。在不同的駕駛場景下,靈活運用這些判斷車距的方法,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車輛之間以及車輛與周邊物體的距離,從而有效避免碰撞等事故的發生,讓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平安順暢。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78秒可下線一臺新車 日產N7將開啟大規模交付
- 2小米汽車“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
- 35月底前可享限時權益價 別克君威、君越改件優惠期延長
- 4新能源車銷量猛增 上汽集團發布4月份銷量成績
- 5哈弗猛龍燃油版預告圖發布 外觀更硬核 搭載2.0T發動機?
- 6智駕「王炸」組合誕生,Momenta與Uber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 7鴻蒙智行發布銷量海報 全系車型“五一”期間大定破22000臺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小米汽車“智駕”更名為“輔助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