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上高速行駛時胎壓應該高一些還是低一些
汽車上高速行駛時胎壓高一些相對合適,但需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一般而言,適當比標準胎壓下限調高 0.1 至 0.2 巴為宜。因為胎壓過低,輪胎與地面接觸面積增大,胎壁彎曲度增加,易導致脫層進而爆胎;而適當調高胎壓,能降低滾動阻力與磨損程度。不過,胎壓也不能過高,否則會影響制動、降低摩擦力等,危及行車安全。
具體來說,不同類型的輪胎有著不同的合適胎壓范圍。標準型輪胎胎壓值在3bar到5bar之間較為合適,增強型輪胎則在8bar到9bar之間,最高不宜大于5bar 。對于正常車輛跑長途和高速,可根據標準胎壓下限適當增加0.2bar左右,比如跑高速盡量將胎壓加注在250或260Kpa左右。通常情況下,汽車輪胎胎壓值在2.3 - 2.8BAR范圍內都是安全的,2.3bar能滿足多數載重量需求。
季節因素也會對高速行駛時的胎壓產生影響。夏天跑高速,由于氣溫較高,輪胎內的氣體受熱膨脹,在正常胎壓范圍內取偏低值會比較合適,2.3 - 2.5BAR是比較理想的區間。這既能避免因氣溫高導致胎壓過高,又能保障輪胎的正常使用。
此外,車輛的負載情況同樣需要考慮。如果經常滿載,為了保證輪胎的正常支撐和行駛安全,可以把胎壓調到2.4或2.5;反之,若負載較輕,則可適當降低胎壓。
需要明確的是,胎壓過高或者過低都存在諸多危害。胎壓過低跑高速,會造成輪胎簾布層過度擠壓變形,還可能出現駐波現象,這都極易導致爆胎。同時,胎壓過低還會增加耗油量,加劇輪胎磨損。而胎壓過高,不僅會降低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影響制動效果,還會降低舒適性,加速輪胎局部磨損,容易導致鼓包夾石子,增大爆胎風險。
總之,汽車高速行駛時,合適的胎壓是保障行車安全與舒適性的關鍵。要綜合考慮輪胎類型、季節、負載等因素,合理調整胎壓,并養成定期檢查和調整胎壓的好習慣,確保胎壓始終處于合適的范圍,讓我們的高速之旅更加安心、順暢。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全新騰勢N8路試圖曝光 造型大變樣
- 2阿維塔正式發出律師函 要求博主刪除不實信息并致歉
- 3寧德時代將于5月20日在港股上市 最高發行價為每股263港元
- 4一汽奧迪推5月購車政策 至高享2萬元補貼
- 54月新能源汽車出口20萬輛 比亞迪出口7.9萬輛 同比增長90.8%
- 6特斯拉推“家長控制”功能 可限制車輛最高時速、加速度等
- 2阿維塔正式發出律師函 要求博主刪除不實信息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