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汽車的制造工藝如何實現
碳纖維汽車的制造工藝通過原絲制備、預氧化處理、碳化與石墨化、表面處理與上漿以及復合材料成型等多個環節實現。原絲制備要控制條件,預氧化需精確調控氧氣濃度等,碳化與石墨化在不同溫度去除非碳元素、提升模量,表面處理增強結合力,上漿涂覆特定漿料,復合材料成型則依部件不同采用模壓、RTM、熱壓罐等工藝,各環節緊密相扣,鑄就碳纖維汽車。
原絲制備是一切的基礎,多采用聚丙烯腈(PAN)基原絲,紡絲時牽伸比等條件的控制極為關鍵,牽伸比的精準把握就如同為后續工藝搭建穩固的基石,牽伸比不當,可能導致原絲質量參差不齊,影響最終碳纖維的性能。
預氧化處理環節則是在200 - 300℃的氧化氣氛中持續數小時,多段梯度升溫爐的使用,讓氧氣濃度和纖維張力被精確調控。這一過程就像是給原絲進行一場溫和的“洗禮”,通過控制環境與條件,讓原絲逐步具備適應后續加工的特性。
碳化與石墨化堪稱“蛻變”的關鍵階段。低溫碳化在1000 - 1500℃下使非碳元素逐步離去,讓碳纖維的純度與強度得以初步提升;而高溫石墨化在2500 - 3000℃的極端溫度下,進一步提升纖維模量,賦予碳纖維更卓越的性能,如同鳳凰涅槃。
表面處理與上漿環節同樣不容小覷。表面活化生成的官能團,如同緊密的“紐帶”,增強了碳纖維與其他材料的結合力;涂覆的環氧或聚氨酯類漿料,為碳纖維穿上一層功能性的“外衣”,提升其綜合性能。
復合材料成型階段則根據不同部件選擇合適工藝。模壓成型用于內飾件,賦予其精致的外觀與穩定的結構;RTM用于車體骨架,保障整體架構的穩固;熱壓罐成型用于承力結構件,確保關鍵部位能承受巨大壓力。
總之,碳纖維汽車制造工藝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可或缺,各環節協同合作,從原絲開始,歷經多道復雜工序,最終打造出高性能的碳纖維汽車,推動汽車工業邁向新的高度。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樂道L90開啟預售 租電版19.39萬元起 買斷版27.99萬元
- 2上汽大眾SUV全系推出一口價 最低7.99萬元起
- 3全新零跑C11正式上市 售14.98萬元起
- 410.38萬元起 吉利銀河A7開啟預售
- 5確實是被小看了! 試駕保時捷Macan EV
- 6全新馬自達CX-5發布 懸浮式大屏/外觀細節調整
- 7尚界首款車型預告圖發布 將于今年秋季上市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上汽大眾SUV全系推出一口價 最低7.99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