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碟后鼓和前后碟剎有何區(qū)別
前碟后鼓和前后碟剎在剎車類型、性能、成本及適用場景等方面均有區(qū)別。剎車類型上,前者是前輪碟剎、后輪鼓剎,后者前后輪皆為碟剎。性能方面,前后碟剎剎車距離短、散熱佳、不易抱死,前碟后鼓制動力強卻易抱死、散熱差。成本上,前碟后鼓成本低,前后碟剎成本高。小型車常用前碟后鼓,運動型轎車等多用前后碟剎。
從結構設計來看,碟剎由剎車盤與制動鉗構成,制動時卡鉗內剎車塊緊緊夾住碟盤,剎車皮與碟盤平面接觸,制動響應快。鼓剎則依靠摩擦襯塊與剎車鼓接觸,剎車皮與剎車鼓曲面接觸,制動效率相對較低。
在性能細節(jié)方面,前后碟剎通風設計良好,散熱快,連續(xù)制動或高速行駛制動時,能避免熱衰竭現(xiàn)象。其制動力分配均勻,制動時車輛穩(wěn)定性好,不易跑偏,剎車距離可控性強,保障行車安全。前碟后鼓配置中,前輪碟剎制動效果不錯,但后輪鼓剎重載或頻繁大幅制動時,因散熱不佳易出現(xiàn)熱衰減,制動力下降,影響整體制動性能。且鼓剎更易抱死,抱死會使車輛失去轉向能力,增加事故風險 。
成本也是兩者的重要差異。鼓剎結構簡單、工藝成熟,制造成本與后期維修保養(yǎng)成本都較低,剎車片使用周期長,如20萬公里左右才需更換。碟剎制造對工藝和材料要求高,碟剎油、碟剎片及碟剎盤都需定期檢查更換,像碟剎剎車片通常6萬公里左右就要更換,整體成本比鼓剎高很多。
不同車輛因自身定位和需求會選擇不同剎車配置。小型車重量輕、速度相對不高,前碟后鼓能滿足日常制動需求,還可平衡成本。長途旅行車也會選用,正常行駛時鼓剎足以應對制動。而運動型轎車追求操控與制動性能,高級SUV車身重、對安全性能要求高,重型貨車需要強大穩(wěn)定制動能力,這些車型采用前后碟剎能滿足制動要求。
總之,前碟后鼓和前后碟剎各有特點。前碟后鼓成本低,在一些對制動力要求不極端的車輛上能發(fā)揮優(yōu)勢;前后碟剎雖成本高,但在制動性能和安全性上表現(xiàn)卓越,更適合對制動有高要求的車型。消費者可根據實際需求和預算來考量。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
1每日車聞:一汽奧迪A5L預售25.68萬起/兩款新車7月24日上市
- 2預售26萬起 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將上市
- 32026款五菱星馳上市 限時一口價3.78萬元起!
- 4上新限時價10.99萬元起 領克Z20新增車型上市
- 52026款吉利銀河E5新增兩款配色 續(xù)航超610km
- 6沃爾沃XC70將于8月開啟預售 搭載1.5T插混系統(tǒng)
- 2預售26萬起 上汽奧迪A5L Sportback將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