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車時如何判斷車身距離
會車時判斷車身距離可通過多種實用方法,能保障行車安全。比如利用車輛參照物,像對方車輛前保險杠與自己車輛前保險杠對齊時,兩車距離約 1.5 米至 2 米;觀察車輛高度,對方車頂與自己視線平齊時,距離約 5 米。還可借助道路標線,對方車輪壓標線時,距離約 1 米。另外,后視鏡、經驗積累等也都是有效途徑,這些方法能讓我們在會車時準確判斷距離,安心駕駛 。
除了上述方法,判斷轎車前端與人的距離也有竅門。假設前方是一個身高1米7至1米8左右的人,腳面高在10厘米左右,膝蓋高在45厘米左右,臀部在70厘米左右。當看到車前端由地面向人體腳面或腳跟上移并停留此處時,車前端與人體之間的距離為3米;當看到車前端升高到人體膝蓋高度處時,車前端與人體距離為1米;當看到車前端升高到人體臀部下端時,車前端與人體之間的距離為0.3米。這對于會車時預估與行人的距離很有幫助。
判斷前車距離同樣重要。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上沿時約一米;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保險杠下沿(人的腳膝蓋)時約兩米;從擋風玻璃下沿看到前車后輪胎下沿(或看到地面)時約三米。而左后視鏡下緣看到的相對地面的橫線就是自己車頭位置。
右后視鏡判斷后車距離也有規律可循。后車影占后視鏡全部時,車距約3米;后車影占后視鏡三分之二時,車距約5米;后車影占后視鏡二分之一時,車距約9米。
在會車時判斷左右車距,使用后視鏡是常見方法,通過后車在后視鏡中占據面積判斷距離。還可使用車身傳感器或雷達,實時監測距離;觀察地面標線,如高速公路車道線與車輛輪胎邊緣距離判斷;憑借經驗判斷,積累經驗提高準確性;使用導航系統或車載電子設備,其有車輛距離提示功能。
總之,會車時判斷車身距離的方法多樣,涵蓋了利用車輛部件、人體參照、標線輔助以及各類設備等多個方面。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這些方法,能幫助我們在各種會車場景中準確判斷距離,保障行車安全,讓駕駛之旅更加從容順暢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2025成都車展:售22.99萬元起 凱迪拉克XT5上市
- 22025成都車展:問界新M5 Ultra躍影紅實車亮相
- 3銳勝品牌發布 旗下中大型MPV銳勝M8亮相
- 42025成都車展:福特智趣烈馬亮相 可選增程或純電
- 52025成都車展:吉利皮卡千里金剛電混PLUS四驅版上市
- 6專訪東風奕派余岳峰:整合品牌資源,以差異化車型矩陣滿足用戶各種場景用車需求
- 72025成都車展探館:二代哈弗H9勇士版亮相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2025成都車展:問界新M5 Ultra躍影紅實車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