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圖解判斷車距
通過多種特定的點位和參照來圖解判斷車距。在行車過程中,不同情況有不同的判斷方法。比如,借助后視鏡能判斷前后左右車距,像內(nèi)后視鏡看到后車不同部位代表不同距離;看車頭與前車的重合位置可判斷前車間隔,如車頭邊緣“接觸”前車輪胎下緣約5米。同時,車身與邊線的位置關(guān)系也能輔助判斷車距。掌握這些方法,能讓我們在駕駛時更精準把控車距 。
在判斷前方物體距離時,有一些實用的口訣與參照。對于遠處目標,“五清六不清,七空八不空,千米看勞動”,不同距離能看清的細節(jié)不同。而近距離目標,則以擋風玻璃下沿為參照,與前車后輪地面接合距離為3.6米,與保險杠下沿齊平為2.6米,與車牌下沿齊平為0.6米,低速跟車建議保持2.6米安全距離。
后方距離判斷主要借助左右后視鏡和內(nèi)后視鏡。內(nèi)后視鏡看到后車不同部位代表不同距離,外后視鏡根據(jù)鏡像大小判斷距離。例如左后視鏡,后車車身進入虛線左側(cè)危險區(qū)域車距近,貼近邊界應警惕,在安全區(qū)中央或靠右可正常轉(zhuǎn)向;右后視鏡中,后車占據(jù)不同比例區(qū)域?qū)煌嚲唷W兊罆r,15米以上可安全變道,10米左右需謹慎觀察,小于10米盡量維持原車道。
車身與邊線位置關(guān)系同樣重要。左側(cè)A柱和邊線重合,車身距離正好五十公分;方向盤最左側(cè)就是左輪位置;方向盤中間向右兩指寬和邊線重合,正好是車子中間;方向盤最右側(cè)和邊線重合,右車輪正好壓線;雨刮器節(jié)點和邊線重合,車身距離正好三十厘米,靠邊停車時可利用此點位。
判斷車距的方法多樣且實用,涵蓋了前后左右各個方向,無論是與前車、后車的距離,還是車身與邊線的間距,都有相應的判斷方式。這些方法能幫助駕駛員在各種駕駛場景中精準判斷車距,減少刮蹭等意外發(fā)生,讓駕駛更加安全、從容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
1售24.98萬起 理想i6上市 續(xù)航720km 配雙腔空懸+CDC
- 2嵐圖泰山開啟預訂 大型旗艦SUV 配三腔空懸/4顆激光雷達
- 3嵐圖追光L開啟預訂 中大型插混轎車/純電續(xù)航410km
- 4馬自達EZ-60上市 11.99萬元起售 搭載CDC懸架
- 5騰勢N8L開啟預售 預售價31.98-34.98萬元
- 6五菱繽果S上市 6.68萬元起售 純電小型車
- 7虧電油耗2.8L/100km 吉利銀河星耀6預售價8.58萬起
相關(guān)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嵐圖泰山開啟預訂 大型旗艦SUV 配三腔空懸/4顆激光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