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產N7亮相東京車展 中方主導研發能否實現墻內開花墻外香?
【太平洋汽車 新車頻道】在此次東京車展上,各種新車層出不窮,比亞迪開始走“海外特供”路線、推出了符合日本國情的K-car,本田則是秀肌肉、展示了與索尼公司合作的最新力作,日產更是一口氣推出多款新車,全新換代的中大型MPV君爵、當家花旦全新聆風、以及改款Ariya等車型,不過這些都不是主角,全場唯一一臺左舵車型東風日產N7才是展臺的流量擔當,成為了一款讓日本人既熟悉又陌生的產品,熟悉的是這車標可太熟了,這可是日本汽車工業扛把子之一,陌生的是,此車從未在日本見過。
把時間推回到半年前的上海車展上,東風日產在中國市場推出了N7,外觀設計層面先按下不表,畢竟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單看車身尺寸方面,車身三圍分別為4930/1895/1487mm,軸距為2915mm,其尺寸已經超越了日產目前在售最大尺寸的轎車天籟。
另外在智能化配置方面更是豐富到不像一臺合資車型,采用了15.6英寸的分辨率達到2.5K的中控屏,內置高通8295處理器,支持AI智能伙伴、自定義場景、支持CarPlay等手車互聯功能。
在駕駛輔助方面則是采用了來自Momenta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高階智能輔助駕駛,能夠實現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城市記憶領航輔助駕駛,記憶泊車功能等功能。
為了繼續延續“日產大沙發”的名號,東風日產N7(詢底價|查參配)在舒適性配置方面則是提供了AI零壓云毯座椅,座椅內部具備19個氣囊、12個按摩點位。通風加熱按摩統統不在話下,更能夠實現讓汽車座椅從被動支撐變為主動貼合。而且還有5.8L智能冷暖冰箱。
以往這樣的產品力,配合合資品牌的身份,定一個18—24萬的售價可能都會被說良心商家,但是現在是2025年,時代變了,激烈的競爭不得不讓東風日產的定價更具競爭力,不過11.99—14.99萬元的售價也給了汽車市場投放了一記重磅炸彈。這價格你別說合資品牌了,就是在自主品牌,也算得上是具有很強競爭力了。當然,東風日產N7也迎來了不錯的銷量,上市18天大定就突破了一萬臺。
隨后,眼尖的網友就發現了不對勁,你這日產N7怎么和東風奕派007長的那么像,軸距相同,配置也差不多,更核心的三電系統也是相差不大,很明顯,這是一款由中方主導的車型,也被很多網友解讀成了特供車。其實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特供車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一個貶義詞,但是隨著時間發展,國產三電技術逐漸崛起、駕駛輔助能力日益內卷,國內配套供應商的技術實力大增,特供車反倒成了一個褒義詞。
縱觀汽車發展歷史,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細分化市場推出特供車型,例如豐田早早就在北美成立了研發中心,針對美國市場的特殊喜好來定制車型,所以你便能看到空間和靈活性強到變態的豐田塞納、基于皮卡平臺生產的全尺寸SUV紅杉,這些車型在美國都有著不錯的反饋。
所以在中國市場,依托成熟的供應商配套體系,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大幅度提升自身三電以及駕駛輔助方面的綜合實力也絕非是一件壞事。而且各大合資廠家也都正在這么做,尤其是日系廠家在整合資源這一款的能力你不得不服,早在燃油車時代,就把技術和車型換來換去,即便是相同車型,今天你有可能是鈴木,明天你就是豐田這種事也是屢見不鮮。這種“優良傳統”在新能源時代依舊延續了下來,所以你能看到采用了長安三電技術但是擁有馬自達一貫底盤調教風格的馬自達EZ-6、搭載鴻蒙智艙和Momenta智駕的豐田bZ7等車型,以前的合資車型,都是別人用技術來換我們的市場,而現在恰好反過來,需要我們出技術,而這種“反向合資”也正在逐漸成為市場上的主旋律。
在此之前,曾經也有過國內特供車型返銷到海外的先例,例如本田杰德,最早是根據中國市場魔改的特供車型,不過由于后續市場反響不錯,最后反向輸出日本,而此次東風日產N7亮相東京車展,同樣是一次大膽的試水,有點像超市里的新品試吃,買不買沒關系,你先嘗嘗,很顯然,日產想通過這次亮相,來看一下日本消費者對于這輛車反響如何,如果反響積極,N7成功導入日本,其他“反向合資”的車型肯定會以雨后春筍般的速度涌入市場,這種策略或許真能為國產車型爭得更多國際舞臺,真正實現了墻內開花墻外香。
各位朋友先別盲目自信,目前一切還都是未知數,例如N7的調校是否符合日本消費者的胃口?日本消費者能否接受這種“反向合資”?甚至說,能否融入日產的車型體系里面、如何與日本本土制造的車型錯位競爭,本身就是不小的難題。但總的來說,還是要勇敢的邁出第一步,不試試,你永遠不知道結果如何?萬一呢?(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康洪瑞)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進入日產N7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進入日產N7微信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