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由心生——甲殼蟲樂觀基因進化史
2015-03-26 17:40:55
作者:周金雯
對于一個人而言,80歲儼然已是年至耄耋,但對甲殼蟲汽車而言,80歲卻風采依舊如少年。誕生于19世紀30年代的甲殼蟲汽車,雖歷經歲月磨礪,卻依舊緊隨時代潮流,以小巧身姿承載著永不落伍的時代情結。不論歷經多少變遷和演進,甲殼蟲都因樂觀而生,濃縮著那個時代的年輕人對樂觀的信仰和始終如一的熾熱情懷。
掙脫陰霾,重建快樂
甲殼蟲的成長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930年代的德國。在那個汽車對于普通大眾還是奢侈品的年代,就有人構想著讓汽車走入尋常百姓家。生產一款“人人都開得起”的汽車,這個任務落在了保時捷之父費迪南·波爾舍的身上。1993年初秋的一天,他在一張圖紙上畫了幾個圓圈,并將它貼在墻上。當時,誰也沒想這張汽車草圖日后會成為舉世矚目的“甲殼蟲”雛形。五年后,當第一批甲殼蟲在大眾汽車集團總部——德國沃爾夫斯堡駛下生產線,便開啟了“以快樂為動力”的甲殼蟲時代。
二戰時期,甲殼蟲被迫停產,但其內心生性樂觀的血液卻并未停止涌動。即使戰后的歐洲仍被陰霾籠罩,但恢復生產的第一代甲殼蟲,仍以其精巧的線條和繽紛的色彩,執著地沖破了戰后廢墟,成為人們重建快樂的助推器。每逢假日,歐洲人便開著甲殼蟲,越過山脈與湖泊,疾馳在追求快樂的道路上。它是代步工具,更是歐洲人承載夢想、追求新生的精神伴侶。
顛覆傳統,逆襲主流
19世紀7、80年代,嬉皮士文化開始風靡全球。年輕人無視傳統,顛覆主流。就像Beatles樂隊的《Let it be》中所表現的姿態,嬉皮士們倡導順其自然、率性而為。與Beatles樂隊發音相同、為樂觀精神代言的第一代甲殼蟲汽車,在這時也成為嬉皮士文化生長的催化劑。與那些大身型、暗色系的轎車相比,身形小巧、顏色鮮艷的“蟲子”顛覆了人們對汽車的傳統印象。越來越多的年輕車主愛上了在甲殼蟲的車身畫滿涂鴉,表達自己對傳統和主流的逆襲,以及對自由生活的無限憧憬。
也正是從這個時代起,甲殼蟲開始玩轉各大影視熒幕。無論是《變形金剛》里的大黃蜂,還是《瘋狂金龜車》中的Herbie,甲殼蟲積極樂觀的精神也隨著影視形象愈加深入人心,為娛樂代言,銷量突破了2千萬輛。
釋放個性,追求自我
進入19世紀90年代,世界各地刮起了思想解放的浪潮。年輕人追求獨特的生活方式,挑戰精英主義。“成功”的定義不再是西裝革履,而是做最好的自己;“努力”不再是埋頭苦干,而是目標明確、有的放矢;而“快樂”也不再是功成名就,而是心有所愛,隨行所欲。
響應個性解放的需求,第二代甲殼蟲汽車于1998年應運而生。無論是萌萌的圓形儀的表盤,還是方向盤后別致的小花瓶裝飾,第二代甲殼蟲在裝備升級的基礎上,都依然承襲著第一代甲殼蟲追求個性、享受快樂的設計語言。而官方推出的各種貼花,更是讓其時尚個性錦上添花。在吸引無數“蟲迷”的同時,甲殼蟲汽車也憑借其獨特的氣質成為馬路上的一道靚麗風景線。
心生樂觀,不懼挑戰
21世紀迎來互聯網的時代。社交平臺的發展,讓世界變得四通八達;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不斷激發著年輕一族的想象力。Work hard,play hard!無論是追逐夢想,還是享受生活,唯有拼勁全力,才無愧于心。
從2000年的甲殼蟲概念車型Dune和Ragster,到2011年的第三代甲殼蟲,誕生于這個時代的“蟲子”外形也都更加張揚且更具動感。為全新一代甲殼蟲所打造的“8大基因”,便是時下青年心生樂觀、不懼挑戰的形象縮影。拉風基因替時尚達人打造動感車型;戀舊基因和復古派一起向歷史致敬;好動基因引爆運動先鋒的熱力激情,再加上靠譜、玩客、發燒、有品和智聯共八大基因,甲殼蟲憑借豐富的產品組合滿足不同訴求,讓“蟲迷”樂在其中,盡享生活!
80年風雨,甲殼蟲汽車應時代而生,隨時代而變。穿越時間帷幕與時尚潮流,這款復刻著時代烙印的經典車型在堅持自我與不斷改變之間自由穿梭,但唯一不變是其倡導的樂觀情懷和樂活精神。無論是哪個歷史瞬間,或是哪個國家城市,甲殼蟲的意義早已超越了汽車本身,而成為一枚雋永的文化符號。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二手車推薦
相關閱讀
點擊加載更多
網友還關注的車系
換一批
大眾車型
甲殼蟲車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