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內環境成“隱形殺手” 帝豪EC7三步上“攔
近日,北京、廣東公布PM 2.5監測數據成為熱點,找出空氣中的隱形殺手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而對于廣大車民要接觸的車內空氣中的隱形殺手,又該如何控制?此次兩會提案就這一問題給出建議:全國政協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提案《關于提升車內空氣質量、防范車內環境污染》(以下簡稱《提案》),建議制定國家強制車內空氣質量標準。
在最新公布的《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雖對汽車車內空氣質量評價給出標準,卻未做具有法律意義上的強制規范,僅具有指導意義。而在中國科學院所屬中科理化環境分析研究中心進行的最新調查顯示,大多數車型在TVOC(總可揮發性有機物)和菌落總數兩個指標上均遠遠超標,嚴重危害消費者健康,成為汽車消費中看不見的“隱形殺手”。
而與此現狀相對應的是2011年3月,帝豪EC7系全車型均通過歐盟整車型式認證中最難攻克的一項——“RRR”(Reuse Recycle Recovery)認證,即歐盟汽車材料可回收認證,獲得歐盟地區的汽車銷售許可權。這項針對包含車內空氣環境質量在內的整車環保性能的認證,標明帝豪EC7在綠色環保方面已經符合歐洲高標準要求,具備了進軍世界市場的技術和先進理念儲備。這也從側面證實,在李書福進行提案之前,吉利汽車在控制車內環境方面做的工作,就已經走在了前面。
事實上,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吉利已經用了8年的時間。早在2004年,吉利就開始注重車內空氣質量問題,吉利請臺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對其幾款主打車型進行車內空氣質量檢測,同時對國內中級車型內可揮發氣體含量進行摸底。2005年開始,吉利先后成立了車內環境檢測實驗室、車內空氣質量控制小組,并與國內重點高校合作,就降低車內空氣質量各項指標進行專題研究攻關。
隨后,吉利斥巨資將其所有內飾件,以及有可能產生不良氣味的其他附件,一起送到目前全球最權威的檢驗、鑒定、測試和認證公司——瑞士通用公證行(SGS)進行檢測、檢驗。同時參照國外標準,吉利對車內可揮發氣體的含量制定了內部標準。就這樣,在研發和標準制定上,吉利開始設立空氣質量控制的第一道防線。
配套零部件供應商篩選機制成為控制車內空氣質量的第二道防線。吉利是率先有效控制車內空氣質量的自主品牌汽車,對SGS檢測結果不合格產品,吉利要求配套廠家限期整改,規定期限內仍不達標者將徹底退出吉利供應商隊伍,在源頭控制車內空氣污染。
帝豪EC7在內飾選材上則實行綠色采購計劃,優先選擇可回收材料,不但杜絕了鉛、鎘、汞、六價鉻等要害金屬元素的使用,EC7整車回收率達到了95%,材料再利用率達到了85%,符合歐洲對汽車環保回收利用的最新要求。
同時,帝豪EC7系融合了全球頂級的供應商配套體系,西門子電控、李爾座椅、圣戈班玻璃等都出現在帝豪EC7系的身上。生產線也采用世界一流設備和工藝,如日本的富士、荷蘭的PDE、德國的杜爾等,利用國際合作進一步提高帝豪EC7綠色環保標準。
在高標準、嚴采購的基礎上,帝豪EC7還采用了先進的材料和技術,成為把控空氣質量的第三道防線。眾所周知,油漆中含有大量的甲醛以及多種重金屬化合物,是車內空氣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而帝豪EC7則采用了目前在歐美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水溶性油漆,其組成中70%—90%是對人體及環境無害的水,是一種安全和無污染的環保型涂料,它在噴涂過程中所揮發的有害有機化合物(VOC)相比油性漆降低了72%,可最大限度地減少對自然環境污染和對人體健康的損害。
由于這一技術相對于傳統油漆而言成本較高,目前國內只有3至4家中高端合資品牌廠商采用了這一技術。而自主品牌汽車中,帝豪EC7是率先采用這種水油漆的汽車廠家,相對于帝豪EC7的售價,更凸顯了帝豪品牌的社會責任心。
高標準、嚴采購、應用先進環保技術,帝豪EC7對車內空氣污染實行三步上“攔”, 使其在車內空氣質量方面廣受業界好評。見微識著,僅從車內空氣質量控制就可見帝豪EC7在汽車質量管理上的卓有成效。
去年底,帝豪EC7在歐洲最嚴厲的安全碰撞試驗E-NCAP中獲得四星成績,一舉摘掉“中國車不安全”的帽子。環保和安全這兩項困擾中國車進入歐洲市場乃至世界市場的兩大障礙都被帝豪EC7邁過,帝豪EC7正以面目一新的產品質量詮釋“中國車,世界車”這一新命題。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