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價格、渠道、促銷是傳統的4P營銷,2006年伊始,新旗云的推出和長安鈴木的萬元降價,詮釋著經典的4P營銷理論,也表明新車型和降價依然是今年車市的主旋律。
近年來,汽車市場的價格戰從未停止,當車企苦于利潤劇減時,2006年1月1日,長安鈴木13%~18%的降價幅度又一次背叛了車市。與此同時,奇瑞新旗云上市,這是2003年以來汽車市場的第N款新車型(2003年以來車市每年都會有40款以上的新車型投放市場),而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仍將有44款新車上市。
專家預測,2006年乘用車的增長率為17%,44款新車型又能瓜分多少市場份額?如果按2005年560萬輛的市場銷量計算,17%的純增量全部被44款新車分得,每款車型的增量將不足2.2輛。雖然真正意義上的全新車型并不多———只是車型的改良(小改款),噱頭之嫌居重———但是競爭的殘酷仍然不言而喻。
改款:“善意的欺騙”
琳瑯滿目的新款車型上市,給了我們汽車產品生命期縮短的假象,其實不然。“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富康的生命周期不僅沒有終結,反而成為車市中的常青樹,在2005年的十大暢銷車型中,桑塔納和捷達獨占兩席。
小改款是營銷中根據產品所處的不同生命周期采取的動態調整策略,從普桑到桑塔納3000,還有即將上市的桑塔納4000,從捷達到新捷達,從富康到05款富康,再到1.4L新富康的復出,還有帕薩特領馭、06款雅閣等,無不圍繞著產品改良做工作。
事實上,小改款是企業在產品成熟期慣用的手段,尤其對于已經取得良好市場業績的品牌,這樣做不僅延長了產品生命周期,還能爭取更大的利潤空間。車型小改款遠遠要比推出全新產品來得更快、更直接,而且成本更低,是企業“善意”的“欺騙”之舉。
降價是市場競爭激烈的“劫數”,小改款成為變相避開降價的“苦口良藥”。當市場競爭激烈、同檔產品越來越多的時候,通過車型小改款、冠上“新車”名義,并輔以增加了某某新配置、新功能,便巧妙地分散和轉移了消費者的注意力,企業就可以冠冕堂皇地繞開降價,輕松實現市場份額和利潤的“雙豐收”。
降價:車市的“劫數”
10萬元以下車型的價格戰率先開始。長安雨燕、鈴木10000多元的降價,新款富康6.68萬元的價格,55555元的新旗云,都足以對這個細分市場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如果千里馬跟進降價,再加上夏利2005年底的降價,7萬元以下汽車市場的整個價格體系必然重新調整。
中高級車的價格戰已箭在弦上。2005年底,蒙迪歐推出新產品、帕薩特領馭上市、06款雅閣下線,這個細分市場的產品價格不僅沒有下調,反而有加價上升的趨勢。筆者認為,老款產品降價、改款產品加價的現象將保持到2006年“五一”前,主要原因是新產品的供貨能力有限,而且新改款產品的推出并不能消除降價,何況新品甫一上市就降價的案例并不少見。再加上眾多的強勢競爭對手和新產品的加入,降價不可避免,但是可能依然以經銷商的大幅暗降為主。
中級車的價格防線最薄弱。作為承上啟下的一環,中級車的價格防線最難維持。2005年度十大暢銷車中,伊蘭特的價格已經調整到了10萬元以下,頤達、騏達兩款車型也有大幅優惠,賽拉圖、福克斯的潛能將完全放開,加上中高級車型降價帶來的壓力,中級車降價現已到了“黎明前”。
高級車的降價最沒技術含量。雖有北京奔馳的加入,作為灰色消費為主的高級車市場,價格戰往往事與愿違,即使我們的大眾消費者再呼吁,他們依然會無動于衷地維持自己的價格體系,這與利潤指標井水不犯河水,是兩碼事。所以筆者認為,高級車的價格戰將來得最晚,也是力度最大的。
2006年車市雖然以改款和降價拉開了序幕,但是渠道之爭也潛在運行,合資企業的產品銷售權之爭愈演愈烈,市場的促銷活動從未間斷,也將有更多的消費者步入有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