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平凡—細數當今的渦輪增壓車型之最
渦輪增壓最初是為防止飛機在高空中因空氣稀薄導致動力不足所采取的手段,現在已大量應用在汽車領域。與機械增壓相比,雖然渦輪增壓的結構較為復雜,但更高的能效比讓它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早年的渦輪增壓發動機由于本身的可靠性等問題,一度成為少數高性能車的專利。面對當下嚴重的能源危機,人們發現直接提高壓縮比實現高動力輸出的增壓技術,應用于小排量發動機時正好契合了目前發動機小排量、高功率、低油耗的趨勢,渦輪增壓發動機再度流行起來。
目前新一代渦輪增壓技術已成為發掘傳統汽油發動機潛能的主導科技。正所謂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渦輪增壓成為潮流之后,各類獨具特色的渦輪增壓車型也逐漸涌現,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各形各色的Tutbo渦輪增壓之最吧!
在售量產車中直線加速最快、極速最高的都是布加迪威龍。毫不意外的,它搭載了渦輪增壓發動機。它使用8升W型16氣缸發動機,配合四個增壓渦輪,最大輸出功率1001hp/6000rpm。威龍使用7前速雙離合變速器和全時四輪驅動系統,150毫秒就可完成擋位的轉換,快得令駕駛者難以察覺。
『這是一臺神奇的速度機器』
從靜止加速到100km/h、200km/h、300km/h,威龍分別需要2.5秒、7.3秒、16.7秒。布加迪威龍完美演繹了渦輪增壓動力的性能魅力,澎湃的動力源源不絕,這正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原始的本錢。
『細節之處體現威航的尊貴身份』
布嘉迪威航使用7前速雙離合變速器和全時四輪驅動系統,150毫秒就可完成擋位的轉換,快得令駕駛者難以察覺,最高時速也達到了讓人乍舌的407km/h,也就是說一秒鐘就通過相當于一個足球場長度的距離。同時在接近極速的狀態下,布嘉迪威航的發動機每分鐘吸入的空氣,可以供一個成年人呼吸四天。輪胎在這種速度之下也僅僅只能堅持15分鐘,不過你不用擔心輪胎,因為在這種狀態下油箱12分鐘就空了。
『車內的內衣部分都包裹著真皮』
本文為轉載文章,僅供參考,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最豪華的Turbo:邁巴赫62
由于早期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過于粗魯,以往的豪華品牌更喜歡用大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襯托自己的“尊貴”。現在隨著渦輪增壓技術的進步,奔馳也開始配備渦輪增壓發動機,不過最豪華的Turbo車型卻不是S 600,而是搭載同一臺5.5升V12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邁巴赫62。
『邁巴赫修長的車身線條』
邁巴赫轎車是在最先進的制造廠中精雕細琢而成的杰作。邁巴赫品牌也體現了世界上最悠久和最具創造力的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克萊斯勒的專業技術,同時也得益于梅賽德斯-奔馳的領先技術、實踐經驗和豪華品位。如果它也有競爭對手的話,那只能是勞斯萊斯幻影了(價格也相近)。
『邁巴赫的內飾細節』
『邁巴赫寬大的空間帶來總統級享受』
隨著賓利、邁巴赫等頂級豪華車開始普及雙渦輪增壓發動機,這意味著使用最新科技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已不同于它們的前輩,不僅動力強勁,而且更安靜、更可靠,也更適合高檔的身份。
最普及的Turbo:薩博
這次不是一款車型,而是整個薩博系列,因為這是目前唯一全系列配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品牌。薩博是第一家將渦輪增壓技術引入民用車的汽車廠家。也正因為應用渦輪增壓的經驗豐富,盡管今天已有許多品牌使用渦輪增壓,但薩博始終站立在最高峰。
薩博獨創的動力分流技術,造就了動力卓越的薩博轎車。同時,薩博也是世界上惟一自己生產發動機管理系統的高檔轎車制造商。全新開發的TRIOnic8型管理系統專門根據渦輪增壓發動機的需要而設計,可控制發動機整套啟動過程和各部分零件的溫度反應,可同時改進扭矩和油門的反應靈敏度。
與其他渦輪增壓動力轎車相比,薩博的渦輪增壓器屬于低渦輪增壓技術,已經消除了“渦輪遲滯”現象,整個扭矩曲線呈現出平滑的漸進式。憑借第八代Trionic系統,薩博車型是少數可以在沒有渦輪延時關閉系統保護的情況下,高速運轉一兩個小時后馬上停車熄火的渦輪增壓動力車型。薩博的渦輪增壓技術表明,渦輪增壓過去的一系列“先天不足”都可以通過精良的技術手段得以消除。
最新潮的Turbo:大眾1.4TFSI
新進渦輪增壓發動機之所以再度流行,正是得意于小排量發動機的高速發展。而大眾這款1.4TFSI則是最符合“小排量”定義的渦輪增壓發動機。這臺1.4TFSI發動機具備了最先進的發動機技術:缸內直噴、機械與渦輪雙增壓、配合VVT的渦輪增壓。
『據說六代高爾夫將搭載1.4T發動機』
『六代高爾夫的外形設計更加時尚緊湊』
它代表著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渦輪增壓器已經變得部件更少、體積更小、轉速更高,空氣壓縮比更優,由此帶來的不單是動力的完善,更有燃油經濟性的提高。
不過大眾的先進科技總是有代價的,EA888架構的渦輪增壓發動機對燃油的品質有較高的要求,先進技術的使用也讓后期維護保養成本較高。而老一些的EA113架構渦輪增壓發動機,也有著為人詬病的養車成本較高的問題。這些都有礙于大眾新一代小排量Turbo技術在經濟型車領域的推廣。 (來源:汽車探索網 )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