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胎壓監測分外置和內置,自己沒有動手能力買外置胎壓監測,精準度視產品價格而定,400多的外置基本精準度已經能接受了,如果圖便宜買200多點的外置式胎壓,誤差基本上下浮動0.1,如非強迫癥或者去搞noway越野的,走鋪裝路面其實也能接受了。------------至于內置式胎壓監測一般人估計都弄不來也沒那個扒胎的設備,但現今這社會,你出個50安裝費還搞不定么?如果因為地域原因搞不定,很好辦啊,那就再加50;第二:做全車隔音效果很明顯,但是這里的全車隔音是指引擎蓋,尾箱門,四門做膠條密封隔音的基礎上,再做隔音棉技改這樣的大工程哦,不是那種自己手動貼點膠條就算的全車隔音,我們樂山這邊視膈應材料的好壞,整體隔音工程大概花費2K以上,你考慮好為了降5-10分貝值得么?至于增重,二樓的車友說的比較靠譜,對油耗而言基本也就可以無視了;第三:不要等2018款了,我個人看資料,2018款和2016款沒有本質區別,三大件沒變,而且據說因為各方面原因,小維會逐漸增加配件國產化比例(比如近期毛衣戰之類的意外情況);還想買到大部分系進口配件的小維建議你還是盡快入2016款的吧。反正我看著自己2017年產的小唯里面絕大部分配件都是進口件,就是爽!!
0有用
0踩
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