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車的法律責任如何界定?

自動駕駛車的法律責任界定確實是個復雜但重要的問題。

首先說分級,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把自動駕駛分成五個等級,L1 是部分駕駛輔助,L2 是組合駕駛輔助,這兩個等級駕駛員和系統都要操縱車輛。L3 是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承擔一般行駛任務,駕駛員要動態接管。L4 是高度自動化,特定條件下運行無需駕駛員操作。L5 是完全自動駕駛,系統承擔一切任務,駕駛員成乘客。L3 及以上可視為人工智能自動駕駛,L3、L4 是弱人工智能,L5 是強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算法律上能歸責的“人”。

責任界定方面,低于 L3 級別的自動駕駛事故,責任主體通常是駕駛人。高于 L4 級別的事故,責任主體通常是汽車本身。在 L3 級以下的自動駕駛事故中,如果人工智能不承擔責任且駕駛員不能承擔全部責任,制造商應當對潛在的過失承擔責任。像華盛頓特區規定駕駛員要隨時準備接管,制造商對產品缺陷擔責;田納西州規定自動駕駛系統受控時,制造商擔責;加州要求制造商買保險應對損害。

L3 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事故,人工駕駛階段事故由駕駛人擔責,自動駕駛階段或系統失靈導致的事故由制造商擔責,比如德國有相關明確規定。對于無人駕駛出租車與行人或其他車輛發生的事故,歸責于無人駕駛汽車的,管理者或所有者擔責;因行人或其他車輛過錯導致的,過錯方擔責。

自動駕駛系統的設計師和制造商的責任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設計師和制造商應歸為生產者,都擔責。也有人認為可將設計者視為《侵權責任法》第 44 條規定的第三人,設計缺陷導致事故設計者擔責。還有主張單獨規定設計者責任,與制造商共同承擔不真正連帶責任,受害人能向任何一方索賠,各方再按責任大小分擔賠償。

現在很多地區都針對無人駕駛汽車頒布了地方性法規,明確責任劃分和處理方式,像深圳、上海等地都有相關規定。

總之,自動駕駛車法律責任的界定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隨著技術發展,相關法律法規也會不斷完善。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探岳
探岳
19.89-25.9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奧迪A4L
奧迪A4L
28.98-40.0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9月21日,在一場備受矚目的“羽冠同行 猛士護航”猛士M817交付儀式上,一對奧運冠軍夫妻成為了全場焦點,他們喜提愛車猛士M817。 猛士M817以其卓越性能和舒適配置,讓這對冠軍夫妻贊不絕口。它的后輪轉向角度可達雙向20°,最小轉彎半徑
判斷自己的車貼改色膜是否需要拆車,要依據車型結構與改色具體需求而定。不同車型因構造不同,改色時需拆卸的部件有很大差異。比如新蒙迪歐貼改色膜要拆門把手、大燈等部件,這能讓膜更好貼合,保證完整性與美觀度。極氪部分改色需求也可能涉及門把手、后視鏡
汽車貼改色膜合法的面積限制是不超過整車面積的 30%(不含車窗)。這一規定旨在確保車輛外觀改變在合理范圍內,既滿足車主一定的個性化需求,又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與管理秩序。當改色面積不超此限,通常不會被嚴格問責。不過若超過該比例,就必須前往車管所
不同品牌汽車鍍晶劑成分存在差異。汽車鍍晶劑主要成分多為二氧化硅無機質,能形成堅硬保護膜,提升車漆光澤度與耐久性。不過各品牌在具體成分上各有特色,像有的品牌主要成分是硅酮、聚合物;有的是納米陶瓷;還有的是有機硅等。此外,像 IOTA997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