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防抱死系統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制動防抱死系統(ABS)的發展歷程漫長且成果豐碩。它起源于 20 世紀初,最初用于鐵路機車制動系統,隨后逐步向汽車領域拓展。20 世紀 70 年代后期,數字式電子技術的發展為其實用化奠定基礎。80 年代起,ABS 不斷優化升級,性價比提升,開始在量產車中普及。進入 90 年代后迅速發展,成為眾多汽車的標準裝備。如今,它已廣泛應用于各類車輛,并衍生出諸多相關技術。

在萌芽階段,也就是20世紀20年代到50年代,早期對于制動防抱死系統的研究主要聚焦于防止飛機著陸時輪胎抱死。1958年美國空軍首次在飛機上應用了ABS,不過那時還未引入到汽車領域。

到了初步應用階段,即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1966年德國博世公司開啟了汽車ABS系統的研發。70年代中期,該系統應用于奔馳W116車型,不過當時采用的是模擬電路,結構復雜且成本高昂,所以僅在高端車型上得以運用 。

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是技術成熟階段。電子技術的飛速進步,讓ABS實現了小型化、集成化,開始采用數字電路。1985年博世推出9型ABS系統,在乘用車領域大規模推廣應用,此時的它功能完備、可靠性高且成本降低。

進入21世紀初至今的普及階段,ABS已成為汽車的標準配置,廣泛應用于各類車輛。不僅如此,它還衍生出了ESP、EBD等相關技術,進一步提升了車輛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制動防抱死系統從最初的設想萌芽,歷經無數次的試驗與改進,克服了精確控制制動力、保證系統可靠性等重重技術挑戰。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市場對汽車安全性能需求的增長,它不斷發展普及。未來,ABS還將朝著更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邁進,與自動駕駛系統協同工作,為人們的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風云T9
風云T9
12.99-19.39萬
獲取底價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不及時更換自動變速箱油,會導致車輛出現諸如滑行不穩、換擋遲鈍、油耗增加等一系列問題,嚴重時甚至會損害整個變速系統。自動變速箱油長時間不換會老化,性能下降,導致車輛行駛不穩定、打滑。同時,老化的油液產生雜質,堵塞油路,降低油壓,磨損內部關鍵部
汽車搭電救援服務并不能解決所有電瓶沒電問題。車輛沒電的狀況繁雜多樣,像電路出現嚴重故障,例如電線短路、斷路,或者電子元件發生故障,以及電池因老化而損壞等情況,僅僅依靠搭電往往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不過,對于常見的因長時間未用車、忘記關燈等導致的
道路高速救援服務一般包含拖車、維修、接電、加水、送油、換胎等具體項目。拖車能將故障車拖至指定地點;維修可對簡單故障現場搶修;接電幫助電力不足的車輛啟動;加水為缺水水箱提供支援;送油解決燃油耗盡難題;換胎則在車主有備用胎時進行更換。此外,還有
生產汽車防凍液,需將乙二醇、去離子水等多種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通常去離子水占比 30 - 65.5%,乙二醇占 30 - 60% ,此外還有壬二酸二辛脂、二甘醇單甲醚等添加劑。乙二醇與水的比例常見為 1:1.5 (質量比),并加入適量磷酸氫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