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低溫環境對電動車電池有多大影響?
低溫環境對電動車電池影響很大。
在低溫時,電池循環能力弱,電解液黏度增大,化學反應阻力增加,充放電能力都變弱。溫度每下降 1 度,可用容量約下降 0.8%,0℃以下時,電池容量下降更明顯,可能只剩平時的一半。這會導致充電量變少,放電量也變少,從而使電動車續航里程縮短。比如氣溫從 25℃下降到 -20℃,汽車動力電池所能釋放的電量會降低 30%。
而且冬天騎行阻力大,輪胎內空氣熱脹冷縮,胎壓變小,輪胎與地面接觸面變大,摩擦力變大,再加上厚衣服導致的風阻增大,都會損耗更多能量。
此外,電機老化效率低也會影響續航,有些電機因高溫退磁進水生銹而老化,能量轉換效率變低。
要讓電動車在冬天跑得遠,可以這樣做。選擇容量更高的電池,比如相同體積石墨烯高能電池容量是普通電池容量的 120%,一次充電多跑 60 里。搭配快充,支持大電流充電,比如綠源智能快充充電器,2 小時充滿 80%。在剩余電量接近 30%時充電,有利于壽命延長。秋冬季節適當延長充電時間,雨雪天氣做好基本防護工作。充電時,將電動車放在較溫暖處,避免室外低溫充電。不要等電用光再充,電量在 30%時就可去充。冬天不能讓電池處于“饑餓”狀態,存放時要保證電量充足,至少每月充一兩次電。充電時間可適當延長 1 - 2 小時,充電器燈變綠后再浮充 1 - 2 小時。使用時避免過載、超重和暴力放電,盡量勻速行駛,避免突然加速或暴力放電。盡量不使用快速充電樁,注意檢修,比如充電器是否匹配、電機是否磨損、控制器有無問題、剎車是否斷電、輪胎有無氣等。如果電池已使用 1 - 2 年且續航大幅下降,就及時更換。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開發區汽車救援到達現場的時間并不固定,通常在 10 - 60 分鐘左右。實際時長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交通狀況,若處于擁堵時段或路段,救援時間必然延長;救援距離遠近也至關重要,距離遠則耗時久;救援服務商的響應速度同樣不可忽視,體系完善、
不同季節汽車搭電的到達時間不一樣,且具體時長因多種因素而有所不同。季節對搭電到達時間有影響,冬天氣溫低,電瓶活性降低、內阻增大,搭電啟動接近 30 分鐘;夏天電瓶活性高,10 - 15 分鐘便可能完成。此外,電瓶虧電程度、品牌、搭電線品質、
允許進口二手豪車的國家有不少,以柬埔寨為例,該國就允許進口二手豪車。柬埔寨每年進口的汽車中,二手車占比超90%,在其首都金邊豪車比例頗高,像二手雷克薩斯、路虎、悍馬等車型較為常見,且價格相比國內有一定優勢。此外,雖然越南對進口二手車有諸多條
當車輛因電力不足無法啟動時適合給汽車搭電。車輛放置時間過長,尤其是在寒冷冬季,低溫會削弱電瓶儲電能力;停車熄火前未關閉用電設備、熄火時長時間使用電器,也會使電瓶虧電;此外,電器設備使用過多、電瓶老化、蓄電池本身故障等,同樣可能導致電力不足。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