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新規:隱藏式門把手或成歷史
近日,一則消息在汽車圈掀起波瀾:工信部新規的出現,讓隱藏式門把手或將成為歷史。
今年5月,工信部就已著手整頓汽車門把手相關問題,5月8日在官網發布通知,公開征集對《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意見。9月24日,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開展的《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及三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修改單的制修訂已形成征求意見稿,并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截止日期為2025年11月22日 。
根據征求意見稿,每個車門(不包括尾門)應配置具備機械釋放功能的車門外把手,系統設計要滿足在鎖止裝置處于鎖止狀態時,發生不可逆約束裝置展開或動力電池熱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側車門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況下,通過車門外把手開啟車門。同時,每個車門的車門外把手在任意狀態時,相對車身表面應具備手部操作空間,該操作空間應不小于60mm×20mm×25mm。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這應該是在明確禁止全隱藏式門把手。
在市場走訪中可以發現,目前在售車型里采用全隱藏式車門內把手的不在少數,像全新小鵬P7、海豹07DM-i、至境L7等熱門車型都在列。一位別克品牌經銷商表示,全隱藏式門把手幾乎成了新能源汽車的標配,很多消費者就是沖著這個設計來看車或買車的,而且目前不能選配其他樣式的門把手。
隱藏式門把手雖在外觀設計上為車輛增添了科技感與流暢感,但其在實際應用中暴露出諸多問題。強度不足、控制邏輯潛在安全風險、識別操作難、斷電失效、夾手等狀況頻發。在碰撞、起火等事故中,斷電會使電動式外門把手和電動式車門內把手失效,極大地增大了救援及逃生阻礙;無明顯、統一標志,也增加了緊急情況下的操作難度。雖然多數車型內設有應急拉手,但因各家設計的位置、形態不同,再加上缺乏宣傳普及,緊急時刻,車內人員與車外救援人員不一定能及時找到應急拉手脫離困境。
面對新規,車企也有不同反應。廣汽集團相關技術負責人參加了新法規討論會,已針對法規要求完成相應開發車型的梳理,在研產品方案會全面滿足新標準要求,對已量產車型,會按標準實施時間在年款或者換代車型上切換設計。阿維塔公關部表示,新國標確立宣布后,所有新品都將嚴格按要求執行。深藍汽車稱其最新產品門把手已不是完全隱藏式,產品會嚴格按法規設計開發 。
隨著工信部新規的推進,未來汽車門把手的設計必將迎來重大變革,隱藏式門把手或許真的會逐漸成為過去式,而汽車的安全性與實用性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