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雷軍在帕米爾高原昆侖麓曬出測試車隊時,代號 “昆侖 N3” 的小米第三款車型徹底揭開面紗。這款被網友暫稱為 YU9 的全尺寸 SUV,以 5320mm 車長、3100mm 軸距的越級身段,將方正輪廓演繹成實用主義美學 —— 平直車頂帶來 980mm 第三排頭部空間,比理想 L9 多出 4 指車長的尺寸優勢,讓七座狀態下 500L 后備箱仍能兼容露營裝備。

諜照中最亮眼的是車頂承重 150kg 的拓展平臺,配合隱藏式 220V 電源與可選裝遮陽棚套件,將 “家用 + 戶外” 的差異化路線具象化,與理想 L9 的流線型、問界 M9 的商務風形成鮮明區隔。激光雷達與無邊框后視鏡的家族化設計,則暗示其智駕基因的延續。
作為小米增程首作,YU9 的動力系統堪稱 “續航焦慮終結者”。懂車帝實測數據顯示,其搭載的 80kWh 電池包,純電續航目標突破 400km,是問界 M9 增程版(40.1kWh/275km)的 1.45 倍,遠超理想 L9 的 42.8kWh 電池容量。
帕米爾高原的嚴苛測試更印證其實力:20 人工程師團隊在 4000 米海拔路段,重點驗證電池衰減與熱管理性能,雷軍社交媒體透露 “極端環境下充電效率仍達行業 85% 水平”。這套基于全新昆侖平臺的動力總成,正推動增程車從 “過渡技術” 向 “主流選擇” 蛻變。
YU9 作為昆侖平臺開山之作,暗藏小米高端化的核心密碼。汽車之家爆料顯示,該平臺兼容增程與純電架構,電子電氣架構升級后,配合車頂激光雷達與前包圍毫米波雷達,有望實現華為 ADS 級智駕能力。測試車中激光雷達有無并存的配置差異,暗示小米可能推出不同智駕版本覆蓋更廣市場。
這種技術布局精準瞄準六座 SUV 紅海:對比問界 M9 的 47.98 萬起售價,業內預測 YU9 或定價 40 萬級,以 “大電池 + 戶外拓展” 組合拳,直擊家庭用戶長途出行痛點。畢竟小米已有 YU7 單月 16548 輛、等待周期 55 周的爆款基因,技術下放空間充足。
當前最讓車迷牽掛的,是內飾與命名兩大謎題。測試車未采用雙聯屏設計,汽車之家分析 “或沿用 YU7 天際屏但升級尺寸”,而 “昆侖 N3” 的內部代號是否最終定為 “YU9”,需等年底技術發布會揭曉。
但可以確定的是,當 80 度電池增程技術遇見戶外場景創新,小米正試圖在 L9 與 M9 壟斷的市場中,開辟 “移動露營艙” 新賽道。這款車的成敗,或將定義增程 SUV 的下一個十年。










粵公網安備 44010602000157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