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應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
2021年6月17日至19日,2021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行。2021年,站在“十四五”規劃的新起點上,中國汽車市場在疫情過后開局良好。當前,在多領域產業變革同步的背景下,汽車產業向電氣化、智能化、網絡化、共享化、綠色化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本次論壇的主題是“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上,CPPCC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作了重要講話:
萬鋼,CPPCC國家委員會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
經過20年的研發、示范和推廣,我國新能源汽車實現了大規模產業化,銷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第一。萬鋼提出,要進一步抓住機遇,以電驅動、智能網聯、低碳輸出為突破口,帶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和碳中和目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首先,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良好。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產業鏈上下游有效銜接,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技術基本實現自主可控,行業整體發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截至2021年5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80萬輛,占全球總量的50%。今年前5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95萬輛,同比增長2.2倍,市場滲透率由去年的5.4%提升至8.7%。動力電池技術水平走在世界前列,當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比亞迪等5家國內動力電池公司裝機量位居世界前十。很多汽車廠商的產品已經批量出口,新能源汽車已經成功進入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
與此同時,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也在加速發展。歐美日將智能新能源汽車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的主導產業和主要載體,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強化稅收減免政策。將歐洲新能源汽車稅收減免政策延長至2025年。前不久,美國出臺了稅收減免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的使用和充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快以碳足跡為主體的法律程序。歐盟的《電池和廢電池條例提案》從“指令”升級為“條例”,計劃于2022年1月實施。第三,加大R&D支持力度,加快工業化進程。近兩年來,歐洲主要國家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速和市場滲透率也大幅提升。
二是電驅動、智能網聯、低碳出行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轉型轉型的主要方向。
電驅動是汽車能源和驅動系統的技術變革,引領全球汽車產業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成為汽車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標志。同時,電驅動將導致汽車動力電子架構和智能控制系統的系統性變革。
新能源汽車在作為交通工具使用的同時,還可以作為儲能和供能裝置。當他們停車時,他們可以填補城市電網的高峰和低谷。車輛和能源的合作將提高電網的調峰效率、安全性和應急能力。
目前,中國和主要發達國家都提出了“碳中和”的發展愿景,國際汽車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碳足跡”計劃。國際社會“碳中和”的協同行動,將進一步迫使汽車行業加速電氣化轉型。
智能網聯是汽車控制技術和運行方式的變革,是實現自動駕駛的關鍵支撐,是智慧城市與智能交通融合的起點。目前,智能網絡化汽車技術呈現車路協同、一體化的發展趨勢。車路融合可以為自主駕駛提供超越感知視覺的認知智能,在提高自主駕駛安全性的同時,有效降低額外傳感器和芯片的成本。
同時,智能網可以打通客流、物流、信息流,實現信息與城市、交通、充電設施的互聯互通,為5G、智能道路、能源互聯網、智慧城市管理、大數據應用、信息安全等多個行業提供產業融合的平臺,最終形成新的市場生態圈。
低碳出行是汽車消費和使用的變化。目前正在打造新一代移動出行系統,呈現多模式交通、共享出行、電動汽車、自動駕駛的特點,為高品質汽車產品和出行服務提供全面的多模式整體解決方案。要努力探索公共移動出行服務新模式,加快汽車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
第三,進一步加快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戰略定位,加大支持力度,乘勢而上,實現產業鏈核心技術和關鍵環節的自力更生,為建設汽車強國、制造強國、科技強國提供重要支撐。在此,我想發表以下評論與大家分享。
一是要繼續支持和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建議相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后補貼時代的扶持政策,延長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保持對公共交通、物流、租賃、公務、使用新能源汽車、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等公共服務的財政和稅收支持;盡快制定支持二氧化碳峰值排放和碳中和戰略的系統性政策。
二是氫電協同支持和推動汽車電驅動轉型。氫能具有來源多樣化、行駛效率高、車輛零排放等特點。,并應積極發展適合長途公共交通的燃料電池汽車、中重型商用車和物流車輛。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體系,制定國家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完善配套標準、法規和配套政策。推進燃料電池汽車區域應用有序示范工程,以高水平示范推動氫能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三是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中國特色新能源汽車技術和標準體系。構建車路協同、車網協同、車能協同的新能源汽車電子、電氣、信息架構體系,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一體化發展技術體系;要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加快產品管理、道路交通、網絡安全等領域法律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加快路網環境建設,支持智能聯網汽車大規模量產應用,共同推進基于北斗導航和5G通信的高精度動態地圖、充放電雙向互動電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四是聚焦重點,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相關企業和科研機構要進一步提高鋰離子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壽命、安全性和環境適應性,前瞻性布局全固態電池等新系統電池的研發;突破大功率長壽命燃料電池堆和發動機的關鍵瓶頸問題;發展碳化硅功率器件、新型永磁材料等關鍵技術,建立下一代驅動電機技術體系。研發新型電子電氣架構、車規級芯片、線控底盤平臺等技術,實現核心技術和產業鏈自主可控。加快退役電池分步利用和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建設。
五是開放合作,充分利用國際資源。要充分發揮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的平臺作用,在科技交流、標準制定、示范推廣、政策經驗分享等方面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良性互動的產業體系。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直降5萬元 全新寶馬X3長軸距版售34.99萬起 軸距2975mm/動力提升
- 2限時售20.98萬起 傳祺E8 Pro+上市 搭載2.0L插混/續航1200km
- 3售價12.99-15.99萬元 捷途自由者開啟預售
- 4與DeepSeek深度融合 領克900將于今年二季度上市
- 5大空間側滑門+純電201km續航 五菱之光EV上市 售4.78萬元起
- 6本田、日產宣布終止合并談判
- 7全新外觀造型 或4月上市 奇瑞艾瑞澤8 PRO官圖發布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限時售20.98萬起 傳祺E8 Pro+上市 搭載2.0L插混/續航12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