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熱后 什么才是車企變革護城河
中國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仍有巨大潛力。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今年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環比、同比持續增長。然而,新能源熱潮過后,中國汽車產業如何抓住轉型升級的機遇?車企轉型的“護城河”是什么?
2021年8月19-20日,在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承辦的2021中國汽車新消費論壇上,行業主管部門、相關行業組織及企業高管進行了深入解讀。
新能源燃油車上行下行
21世紀(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以來,中國市場一直是全球汽車市場的核心增量,約占全球汽車市場的30%。在中國,汽車消費約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1%。
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執行會長李今庸認為,中國每千人擁有的汽車只有131輛,而發達國家最多也就800輛,而且還有很大的漲幅空。同時,從中國乘用車市場整體格局來看,海外豪華品牌份額持續上升,中國品牌份額回升。整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增長尤為突出。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指出,2021年以來,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銷量持續高位攀升。今年1-7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量累計134萬輛,同比增長226%,呈現爆發式增長。
最典型的汽車品牌代表是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除此之外,以比亞迪韓為代表的中大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獲得了空的一定增長。這三股力量推動了整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良性增長。相比之下,大多數海外品牌仍需努力開發新能源領域。
李今庸預測,未來中國汽車市場的增長空將由新能源汽車填補。“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和燃油汽車將各占50%的份額。經濟型燃油車將率先被電動車取代。新能源上升、燃油車下降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在中國,要挖掘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的潛力,不能忽視農村市場。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產業研究部主任徐海東指出,農村市場巨大,但對價格更敏感。“經過我們調研,絕大多數農村居民普遍只接受7萬元以下甚至5萬元以下的電動車。這類車輛可供選擇的產品很少,供需之間存在一定的不匹配。”
另一方面,在農村市場,微型純電動汽車正受到低速電動車的擠壓,與同級別傳統燃油車相比,初期購買成本要貴2萬元左右。這些都給新能源汽車下鄉帶來了諸多挑戰。
用技術創新解決消費痛點。
在“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汽車這塊蛋糕頗具吸引力。但在產業發展提升的形勢下,新能源汽車消費仍存在諸多痛點。更為突出的一個方面是越來越受到關注的新能源二手車市場。
據悉,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二手車交易規模約為20萬輛,約占二手車交易總量的2.4%。根據二手車平臺的數據,與燃油車相比,新能源銷售的二手車只有三年的車齡,而燃油車的平均車齡是六年。價格方面,新能源均價22萬元,燃油車均價15萬元。新能源汽車的平均保值率比燃油車低15%左右。
隨著電池技術的升級,動力電池的成本不斷下降,這些客觀因素都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的保值率。荊文兵認為,車電分離和電池回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車主對保值的顧慮。
“每一個電動車車主都要面對一些靈魂上的折磨。續航里程是多少?充電方便嗎?電池能用多久?電動車的保值率不如同級的油車,根本原因就在于那塊電池。”蔚來能源副總裁沈飛表示。蔚來的車電分離模式正是為了解決這個痛點。
蔚來能源副總裁沈飛
“目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充電的便利性和車輛續航能力的提升。至于成本和殘值,未來五年動力電池成本有望降低30%。此外,車電分離將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的殘值性能。”廣汽 人工智能和數據驅動開啟了工業革命的后半程。 在新能源熱潮后的智能汽車時代,車企改變的護城河是什么? 智己汽車聯合CEO劉濤認為,“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用戶數據,正在形成全新的生產力”,這是新時代的邏輯。任何企業或品牌,尤其是智能電動車品牌的兩個核心要素,就是產品和用戶。 Xpeng汽車副總裁兼品牌公關總經理李鵬程也認為,數據驅動汽車智能化轉型。“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復雜的路況、最復雜的人類文化和最復雜的用車場景。這些場景對智能汽車的發展非常有利,因為智能汽車需要海量數據。” 李鵬程,Xpeng汽車副總裁兼品牌公關總經理 “數字化時代,營銷體系也需要新的變革。”SAIC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提出。SAIC大通通過蜘蛛定制平臺,已經滲透到營銷系統和R&D制造系統之間的數據鏈路。“所有數據,從用戶數據到B端制造數據,以及售后數據,都實現了端到端的滲透,可以保證我們用戶的個性化產品制造,得到快速響應和實現。” 潘大通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也在通過數據+技術賦能經銷商運營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副總裁、經銷商事業部總經理王有東表示:“圍繞以客戶為中心打造行業領先產品,推動卓越運營,助力經銷商數字化轉型。” 數據是人工智能的基礎,這個規律也適用于汽車行業的各個方面。當新能源汽車的痛點逐漸解決,產業發展變得火熱并全面普及,汽車企業的轉型和競爭將進入一個全新的軌道。人工智能和數據驅動將開啟工業革命的后半程。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