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開放式差速器一側車輪打滑為什么能把發(fā)動機的大部分功率“吸走”?
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你先要弄清楚差速器的原理,而差速器的原理很難用文字解釋清楚,對機械比較有研究的朋友一看其結構就能明白。不過今天我試著用圖片加文字的形式給大家講講這個問題。
上圖有兩根齒條平行放在桌面上,齒條中間夾著一個齒輪,兩個齒條被固定好了,只能左右移動。這時候用力向右邊拉齒輪,那么齒條a和b就會被齒輪帶著一起往右移動。由于齒條與桌面的摩擦力相等,所以齒輪兩端受到的阻力是一樣的,齒輪不會轉動。
接下來我把齒條a固定死,然后再向右拉齒輪。這時候會發(fā)生什么情況呢?很明顯,齒條a被固定無法移動,對齒輪產(chǎn)生很大的阻力,但是齒條b還可以左右移動。所以這時候齒輪在齒條a的阻力作用下開始逆時針轉動,并沿著齒條a向右走,同時驅動齒條b繼續(xù)向右移動。
然后我們把這個齒輪齒條機構稍微改變一下,就得到了上面這個圖,這就是汽車的差速器。圖中黃色的是傳動軸,通過傘狀齒輪驅動差速器的齒圈2。而差速器的齒圈通過其外殼3驅動兩個行星齒輪4轉動,這兩個行星齒輪就是上圖中夾在齒條中間的那個齒輪,只是這里放了兩個。而這兩個行星齒輪又分別驅動兩個傘狀齒輪給車輪傳遞動力,這兩個散裝齒輪就是上圖中的齒圈。
汽車直線行駛時左右驅動輪轉速相同,所以差速器的行星齒輪不發(fā)生自轉,同步驅動兩個車輪向前行駛。
當汽車轉彎時外側車輪轉速高于內(nèi)側車輪,這時候差速器的行星齒輪在跟隨差速器外殼轉動的同時還會自轉,把兩側車輪的轉速差就給平衡掉了,這樣既保證車輛可以靈活轉彎,又保證了發(fā)動機的驅動力依然能夠平穩(wěn)地傳遞給兩個驅動輪。
如果汽車一個驅動輪懸空或者附著力下降,那么情況就發(fā)生變化了。我們還把前面的圖拿出來,假如齒條ab分別代表兩個驅動輪的傳動半軸前端的傘狀齒輪,現(xiàn)在齒條b對應的那個輪子懸空了,沒有阻力,齒條a對應的輪子落在地上,有阻力。這就相當于齒條a被固定,而齒條b是自由狀態(tài)。這時候拉動齒輪,齒條a無法動彈,而齒條b很輕松就向右移動了。
這就是開放式差速器的基本原理:可以以任何比例分配兩個驅動輪的動力,但是動力總向更容易驅動的那一方流動。因此開放式差速器的車輛一個驅動輪附著力不足時就會打滑,而另一個有附著力的輪子由于得不到動力而無法用上力,車輛就難以脫困了。
而與開放式差速器相對應的就是帶差速鎖的差速器,其原理就相當于把差速器上的行星齒輪給鎖住,不讓其自轉,這樣就能以1:1的比例穩(wěn)定地給兩個驅動輪傳遞動力了。
只是差速鎖結構相對復雜,而且成本更高,所以很多車都配備了電子差速鎖,原理也很簡單,當一個驅動輪失去附著力開始打滑造成動力流失時電子差速鎖利用esp系統(tǒng)給打滑的車輪施加制動力,強行讓兩個輪子的阻力一致,這樣差速器就可以把動力分配給有附著力的車輪了。
只是電子差速鎖的原理決定了其起作用時會額外給發(fā)動機增加一個懸空車輪的剎車力,這也是為什么很多suv雖然裝備了電子差速鎖,但是在一些極端測試環(huán)節(jié)中依然無法通過測試,因為發(fā)動機動力有限,電子差速鎖起作用時打滑的車輪被施加了巨大的剎車力,導致發(fā)動機很難驅動車輛起步。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
1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
- 2理想MEGA更多信息公布 風阻系數(shù)0.215Cd 軸距3米3 續(xù)航超700km
- 3試駕合創(chuàng)V09 “MPV界卷王”靠什么挑戰(zhàn)騰勢D9銷量王座?
- 4理想汽車發(fā)布最新周銷量榜 零跑上升到第三 問界繼續(xù)保持增長
- 5添越長軸距MULLINER版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配備航空級座椅
- 6小鵬華為AEB羅生門背后:智駕話語權之爭
- 2理想MEGA更多信息公布 風阻系數(shù)0.215Cd 軸距3米3 續(xù)航超7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