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并購超30宗 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劇
在過去的一周里,鋰電池行業的資本狂歡盛宴達到了頂峰。
2018年6月11日,獨角獸企業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3.000,4.82,10.00%)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上市當天就實現漲停,漲幅高達44%。成交訂單金額超過25億元,市值達到786.4億元。緊接著,當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連續五個交易日漲停,市值輕松過億。截至6月15日,公司漲停公司股價報53元/股,總市值1151億元,僅差一個漲停就超過了目前的"寶石一號"文美股(22.850,-0.01,-0.04%)。
隨著股價的飆升,資金流向鋰電池行業。事實上,雖然2018年以來,在下游車廠補貼下降、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下,鋰電池行業暴露出行業內諸多問題,但在新能源汽車巨大的發展預期下,鋰電池行業的資本熱潮依然火熱。
據企業披露的交易信息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8年上半年,鋰電池、材料、設備等企業領域的并購案例超過30起,涉及金額超過600億元。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莫可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即使行業發展集中在龍頭地位,企業洗牌加劇,但電動汽車的發展才剛剛開始。儲能市場整體雖未打開,但前景廣闊,鋰電池市場將持續高速擴張多年。在未來,"資金不是追逐規模就是追逐技術,在我看來,追逐技術的資金會更多。"
動力電池資本熱潮
據了解,鋰電池產業作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環節,在當代安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起資本的熱切關注之前,一直受到資本的青睞。
根據高拱鋰電發布的最新報告,2016-2017年是中國動力電池建設的熱潮。但2015年由于新能源汽車補貼高,原材料成本并未明顯上漲,動力電池毛利率普遍超過30%。在高毛利和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的吸引下,鋰電池行業吸引了包括集團公司、上市公司和原數碼鋰電池企業在內的眾多新進入者。
今年上半年,產業鏈整體布局特征尤為明顯,有增加礦石管理、鈷等原材料上游環節的趨勢。據統計,涉及碳酸鋰、鎳、鈷、氫氧化鋰、六氟磷酸鋰的交易有15筆。其中,交易金額最大的天齊鋰業(54.990,0.00,0.00%)收購SQM股權,交易金額達258.93億元。
此外,跨界布局仍是主要類型之一。2月,從事電纜業務的中力集團(14.300,0.00,0.00%)擬100億元收購動力電池行業第一的比克動力。此外,5月18日,換熱器產品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巴鈴科技(13.070,-0.75,-5.43%)擬以股權轉讓方式控股于。據悉,此類企業跨界布局的目的主要是通過收購切入新能源領域,為公司增添新的發展引擎。
即使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企業通過跨界布局鋰電池行業實現了股價和業績的提升,但仍需注意的是,2018年,在補貼力度不斷下降、行業以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48.180,-0.87,-1.77%)為首的形勢下,作為后來者的企業或資本似乎需要更加謹慎。
據業內人士分析,在補貼大幅下降、上游原材料漲價、下游整車廠降價、出口大幅下降的多重影響下
然而,可比也指出,即使像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這樣的龍頭企業站在資本的聚光燈下,它也不會這并不意味著第二和第三陣營的其他企業缺乏資本。隨著新能源汽車的不斷發展,鋰電池行業還有很多發展機會。
行業洗牌壓力加劇
雖然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上,資本已經是站在符合腳了,但是在行業分化極其明顯,強者恒強的環境下,二三線企業的生存壓力確實存在。
據了解,隨著國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行業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大,中國動力電池相關企業數量從2016年的150家下降到2017年的不足100家。尤其是磷酸鐵鋰電池領域,2017年生產企業數量比2016年減少一半。
莫克還說,未來幾年,會有很多企業誕生,也會有很多企業倒閉。鋰電池行業最新月度統計數據顯示,5月份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約為4.50GWh,同比增長213%。1-5月,動力電池總裝機容量約12.67GWh,同比增長224%。但從企業裝機量來看,前十大動力電池企業總裝機量為3.83GWh,占總量的85%,其中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以43%和12%的高市場份額遠遠落后于第二陣營企業。
此外,在全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的情況下,生產擴張的主體傾向于規模企業和新進入者。
根據高拱鋰業的報告,2018年,擴產主要有三股力量:一是已經取得一定市場份額,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它需要不斷擴大生產,以滿足2020年及以后客戶的需求。代表性企業有CATL、富能、比亞迪、郭萱等。第二類企業是20162017年成立的電池企業,需要建設一期產能,如瑞普能源、塔菲爾、華鼎國聯等。第三類企業是需要多技術開發,另建電池產能的企業,如湖北猛獅、江蘇遠東福斯特(22.880,0.32,1.42%)、立信等。三類企業中,第一類企業投資規模較大,單相新增產能410gwh。
報告還分析預測,在國內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整體較低的情況下,2018年動力電池行業產能擴張積極性較低,新增規模將低于2016-2017年。總容量預計增加6065 GWh,有效容量預計增加7080 GWh,大于總容量。"因為2017年部分產能逐步釋放,達到設計產能需要一定的緩沖時間。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分化加劇的壓力下,技術研發將成為不具備主導市場份額的企業的法寶。
莫可向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短期內鋰電池行業有兩波洗牌。目前是第一波,表現就是市場份額的變化。三四年后會有第二波,表現在技術創新上。未來的資金不是追逐規模,也不是追逐技術。在他看來,會有更多的資金去追求技術。
據了解,去年以來,鋰電池行業的企業紛紛轉向三元鋰電池的技術路線,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進入了研發;燃料電池、固態電池和方形電池組等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全新寶馬5系/i5/X2 廣州車展寶馬展臺重磅車曝光
- 2上汽大通MAXUS推出全新輕客品牌“新途” 四款家族新車重磅發布
- 3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
- 4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
- 5深藍S7i/SL03i上市 搭載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 6添越長軸距MULLINER版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配備航空級座椅
- 2上汽大通MAXUS推出全新輕客品牌“新途” 四款家族新車重磅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