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胎胎壓多少正常kpa 胎壓2.3對比2.5的駕駛感覺
首先,在搞清楚標準胎壓之前,我們需要知道胎壓是多少。目前市場上常用的計算壓力的單位有三種,分別是psi(磅每平方英寸)、kPa(千帕)和bar(巴),其中bar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1巴等于100千帕。而氣壓單位psi在國內很少使用,一般用于對氣壓要求比較精確的場合。比如專業的自行車胎壓會用psi作為計量單位,1bar=14.5psi。
1.輪胎壓力低導致的危險
相信老司機都知道,胎壓過低,輪胎的胎面形狀會發生變化。眼睛能看到的是輪胎兩側明顯向外膨脹擠壓,呈“凹陷”狀態。這種情況下,輪胎的受力點會逐漸從整個胎面向兩側轉移,輪胎的抓地力會因為受力面積小而大大降低。
此外,由于胎面不能完全接觸地面,輪胎胎面花紋的功能性也會喪失。比如輪胎正常滾動時,輪胎和地面擠壓的空氣通常會通過兩側的側花紋導出。胎壓過低時,輪胎中間的受力面積較小,可能會向內擠壓空氣,導致空氣無法完全排除的問題,進而增加車輛行駛時的輪胎噪聲。同時,通過涉水道路時,問題也是一樣的。如果輪胎不能完美切割水膜,就會導致輪胎抓地力差,容易出現輪胎打滑,車輛失控。
胎壓過低也會影響車輛操控性,尤其是轉彎時。由于輪胎內部缺乏空氣支撐,輪胎在快速轉彎的過程中會發生彎曲。直觀上,車輛的穩定性會變差,車子會有被甩來甩去的感覺。此外,低胎壓還會導致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過大,車子開起來會比較笨重,沒有原來那種輕盈的感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車的平均油耗會增加。
降低胎壓好不好?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因為輪胎變形增大,胎壓低的時候,車輛行駛起來會感覺更舒服,不那么顛簸,傳力也不那么直接。另外,剛才也提到了,胎壓過低會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接觸面,增加阻力。所以很多越野車在經過一些泥濘的上坡道路或者在沙漠中行走時,都會放出一些空氣,增加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這時候汽車上坡或者穿越沙漠會更容易。
2.輪胎壓力高會導致危險
相對于胎壓低,胎壓高的風險相對較小。一般來說,如果胎壓過低,車輛高速行駛,不僅容易造成車輛失控,還容易爆胎。但如果胎壓過高,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并不是太大,除非胎壓特別高,已經超過了3.5bar,回到實際問題,胎壓過高時,輪胎會呈現“凸”的狀態。此時,在胎壓的影響下,輪胎中間部分的壓力會增大,兩側胎面的壓力會減小,甚至可能難以著地。所以這種情況也會影響輪胎的抓地力效果。
另外,胎壓高也會導致輪胎變“硬”。車輛通過一些坑洼時,由于胎壓較高,變形較小。此時輪胎無法更好的過濾掉路面吸收的震動,會生硬的傳遞到懸架上,駕駛員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路況。但對于一些追求操控的性能車來說,高胎壓會讓駕駛者更有沉浸感,在操控和路感上有更好的運動效果。
所以,綜上所述,過高或過低的胎壓對車輛都是不利的,所以每輛車都會在前門內側或者油箱蓋內側貼上說明書,標明車輛的標準胎壓范圍是最合理的。但是很多維修店師傅根本不會看,而且我相信大部分車主都沒有這個習慣,而且胎壓一般都是按照2.5bar設定的,統一給輪胎充2.5bar氣壓合適嗎?其實大部分車輛都沒有問題,只有少數車型不適合。
相信很多車主會問,每輛車的重量不一樣,胎壓會因冬夏氣溫自動增減。打到2.5bar會不會太不負責任了?其實我們每天能看到的大部分家庭推薦的標準胎壓都在2.2-2.5bar左右,即使是最低的2.2bar,給車輛充2.5bar的氣也是沒問題的,就像剛才文章里說的,適當的增加胎壓對車輛不會有太大的影響,車輛跑起來可能更省油。另外,即使冬天車冷的時候胎壓是2.5bar,在汽車行駛過程中,隨著輪胎溫度的升高,胎壓一般也會升高0.3-0.5bar左右。即便如此,汽車在行駛中可能只是感覺輪胎有點硬,但一般不會爆胎。所以對于大部分車輛來說,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一般都可以給車輛充2.5bar的胎壓,不用太擔心。但胎壓過低,尤其是胎壓低于2.0bar甚至更低時,輪胎的變形會增大,導致操控不佳,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爆胎的風險。
那么什么類型的車2.5bar胎壓不適用?答案是:純電動汽車。眾所周知,純電動汽車會搭載一個超高密度的電池組,電池本身就很重,所以純電動汽車往往比燃油汽車重幾百公斤,相當于純電動汽車滿載的默認狀態。所以純電動車充氣,適當提高胎壓比較好。比如特斯拉Model S(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和Model X(查成交價|參配|優惠政策),廠家建議標準胎壓為2.9bar,甚至根據輪轂尺寸建議胎壓為3.1bar,所以純電動車的胎壓普遍高于燃油車,但仍有一些重量與燃油車相差不大的純電動車建議胎壓為2.5bar。
總結:
一般來說,大部分燃油車給胎壓充到2.5bar是沒有問題的,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胎壓也會因為溫度變化而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沒有問題。對于純電動汽車,我們可以在給輪胎充氣時適當提高胎壓,尤其是續航里程長、電池能量密度高的車輛。當然,如果你知道自己喜歡的輪胎多大合適,可以在充氣前參考一下前門內側和油箱蓋內側的說明。簡而言之,輪胎壓力寧愿高于負壓。日常使用中一定要每隔一段時間檢查一下胎壓,避免出現胎壓過低的情況。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