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模式是什么意思 空調“除濕模式”有什么用
空調「除濕模式」有什么用?我們可以把空調的“除濕模式”理解為制冷模式,但和真正的“制冷模式”還是有些區別的。如果開啟了“除濕模式”,相當于在制冷的同時去除了空氣中的一部分水分,使空調輸送到室內的空氣“濕度”含量變低。所以所謂的“除濕模式”,是指在制冷的同時,去除空氣中的“濕氣”。
空調“除濕”原理普通家用空調一般有三種模式,分別是制冷、除濕和制熱。當用戶將空調設置為“制冷”狀態時,制冷劑在空氣壓縮機的作用下通過特殊的結構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來冷卻空氣,冷卻后的空氣會被輸送到室內;當用戶將空調設置為“制熱”狀態時,制冷劑在空氣壓縮機的作用下通過特殊的結構逆向運行,將制冷劑中的熱量傳遞給空氣或水,這些被加熱的空氣將被輸送到室內。“除濕模式”其實就是“制冷模式”。在制冷過程中,“蒸發器”會做額外的工作。在制冷的過程中,會變冷,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濕氣)會在蒸發器上凝結,然后沿管道排出。這也是空調排水的原因,也是除濕的過程。
為什么說「除濕模式」感覺比「制冷模式」涼?中國有句古話叫“秋高氣爽”,意思是秋天的天氣比夏天涼爽。這是因為秋季降雨量減少,空氣中的水分較少。即使溫度和夏天一樣,人也會覺得涼快一些,空調的“除濕模式”也是如此。室內空氣通過特殊設備循環“除濕”來減少。相反,如果空氣中有大量的水,在室內的人會感到不舒服。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體感溫度”這個詞。體感溫度是人體感受到的冷暖程度。以室內環境為例,最佳體感溫度受環境、室內溫度、室內空氣濕度、風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空調的主要作用是調節室內溫度。“除濕模式”是調節室內空氣濕度的功能。在相同溫度下,與制冷模式相比,除濕模式可以降低空氣中的水分。
結論:空調的“除濕模式”具有“降低空氣中的水分含量(濕度)”的功能。空調除濕模式是制冷模式的一種,但增加了冷凝環節,除濕模式啟動時,蒸發器會做額外的功,制冷過程中會變冷,空氣中的水蒸氣(濕氣)會凝結在蒸發器上,室內的人會感到“涼爽”。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上汽大通MAXUS推出全新輕客品牌“新途” 四款家族新車重磅發布
- 2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
- 3每日車聞:油價又降了/全新凱美瑞即將亮相/Model Y即將漲價
- 4深藍S7i/SL03i上市 搭載高階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 5添越長軸距MULLINER版將在廣州車展亮相 配備航空級座椅
- 6吉利幾何E螢火蟲新增車型 售8.48萬元
- 29.88萬元起售 帝豪L HiP冠軍版最高優惠1.4萬元 續航13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