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發展史是怎樣的?
坦克的發展歷程可謂漫長且精彩。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在 1916 年的索姆河戰役中首次使用坦克,這些早期坦克由拖拉機和裝甲板組成,主要是為了突破敵軍防御工事。
二戰時期,坦克得到廣泛應用。德國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威力強大,蘇聯的 T-34 坦克和 IS-2 坦克也表現出色,極大改變了陸上作戰方式,使坦克成為核心武器。
我國在民國時期就開始裝備坦克,但因道路橋梁條件和坦克性能問題,未能發揮有效作用。新中國成立初期,使用的坦克多是繳獲的,型號復雜且性能落后。后來在蘇聯幫助下建立坦克廠,研制出 59 式坦克,之后又陸續推出 69 式、79 式等型號,59D 已具備優秀戰斗力。改革開放后期,我國第二代主戰坦克研制提上日程,88 式成為第一款列裝部隊的二代主戰坦克,96 式和 99 式也相繼亮相,性能達到世界一流水準。
坦克的設計不斷演進,從最初的簡陋輕型到如今的重型多功能。不同國家在設計上各有貢獻,還出現過橋梁履帶和水下坦克等奇葩設計。
隨著科技發展,未來坦克可能更加自動化和無人化,具備更強火力和防護能力。
坦克根據生產年代和技術水平分為三代。一戰到二戰中期是第一代坦克,二戰中期到 20 世紀 60 年代是第二代坦克,60 年代后是第三代坦克。早期坦克結構多樣,性能較低,只能用于引導步兵突破。但二戰時隨著技術提升和作戰思路改變,陸軍開啟機械化新時期。
20 世紀 60 年代出現的主戰坦克,克服了重型坦克越野差的弱點。70 年代以來,新技術廣泛應用,坦克總體性能顯著提高,但也面臨重量、結構復雜等問題,因此研制中更重視系統工程方法。如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一般重 40 - 60 噸,越野速度 35 - 55 公里每小時,有先進武器和裝備。
總之,坦克在不斷發展創新,適應未來戰爭需求。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BJ60雷霆京城金秋燃情上市,北京家庭度假生活從此全面升級
- 2新增玄影版 2025款紅旗H5上市 售15.98萬元起
- 3純電續航115km 紅旗HS3 PHEV上市 售15.98萬元
- 41.5L插混系統/9月底開啟預售 藍電E5 PLUS官圖發布
- 5虧電油耗3.79L/100km 第二代宋Pro DM-i上市 售11.28萬元起
- 6第五代DM技術/綜合續航1400km 海獅05 DM-i上市 售11.28萬元起
- 2新增玄影版 2025款紅旗H5上市 售15.98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