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中保持安全距離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024-11-26 11:00:03
作者:資訊小編
行車中保持安全距離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避免駕駛緊張,緩解駕駛疲勞。跟前車距離過近,駕駛者容易精神高度集中,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導致疲勞。
二是預防前車緊急制動。行車中前車可能因各種情況突然剎車,若距離近,就難以避免追尾。
三是保證出現緊急情況時有足夠的停車距離。遇到突發狀況,比如前車故障、有行人橫穿馬路等,足夠的停車距離能讓車輛及時停下,避免碰撞。
在高速上,時速超過 100 公里時,應與同車道前車保持 100 米—200 米的距離;時速低于 100 公里時,與同車道前車距離可適當縮短,但最小不得少于 50 米。
為保證行車安全,駕駛者要養成良好習慣。駕車前對車輛全面檢查,確保處于良好狀態。系好安全帶,避免疲勞和酒后駕駛。惡劣天氣更要謹慎。遇到突發情況保持冷靜正確處理。遵守交通規則,不超速、不超載等。變道先觀察后視鏡,道路擁堵不隨意變道。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本文導航
熱門文章
-
1售23.99萬起 特斯拉Model Y限時尾款減1萬元 可疊加5年0息方案
- 2廣州車展,那些“聽勸”和“頭鐵”的合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