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大保養應該多久做一次
汽車大保養一般每 2 - 3 萬公里或 2 年做一次,不過不同品牌和車型會有所差異,最好遵循車企規定。汽車就像一位忠誠的伙伴,長期的奔波會讓它的“身體”產生各種損耗。2 - 3 萬公里或 2 年的周期,是綜合考慮零部件磨損、油液性能變化等因素得出的。按時進行大保養,能讓這位伙伴保持良好狀態,陪伴你更久,行駛之路也更加安心。
在這個周期內,汽車的許多關鍵部件都需要得到細致的呵護。比如,機油濾清器、空調濾清器和空氣濾清器,它們就如同汽車的“口罩”,長時間使用后會積累大量灰塵和雜質,影響汽車“呼吸”的順暢,適時更換能保證發動機等部件正常運轉。火花塞猶如汽車的“點火器”,正常情況下每2 - 3萬公里更換,最長5萬公里更換,它的良好性能能確保發動機的動力輸出穩定。
再看汽車的“血管”——各種油液,像制動液、防凍液、轉向輔助液、傳動液等都需要在大保養時進行全面檢查。制動液關乎剎車的靈敏度,防凍液影響發動機的散熱,轉向輔助液助力轉向操作的輕松精準,傳動液保障動力的有效傳輸。其中一些油液可能根據實際情況免于更換,但定期檢查必不可少。例如,用剎車油含水率檢測筆檢測剎車油,沒超標可不換;轉向助力油若臟了就換,清澈則可不換。
此外,輪胎、剎車片等安全部件也不容小覷。輪胎如同汽車的“鞋子”,長期與地面摩擦,磨損不可避免,定期檢查和保養能確保行車安全。剎車片則是汽車的“減速衛士”,它們的狀態直接關系到制動效果。還有節氣門,這個汽車的“咽喉”,保養得當且駕駛習慣好,3 - 5萬公里可能都無需清洗,但也需視情況而定進行檢查和清理。
同時,不同的使用場景和行駛頻率也會對大保養周期產生影響。若愛車經常高頻使用或處于惡劣行駛環境,建議在4至5萬公里時考慮大保養;經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駛,建議將保養周期縮短至每6 - 7萬公里一次;車輛行駛環境惡劣或行駛頻率較低,可適當延長保養周期并定期檢查。總之,汽車大保養周期并非一成不變的標準,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給予汽車最恰當的養護,讓它始終以最佳狀態馳騁在路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補貼后售8.99萬起 2025款東風風神L7上市 插混/純電雙動力
- 2東風風神L7 2025款智電上市 換新廠補一口價8.99萬元起
- 3吉利銀河L6 EM-i交付破2萬! 新車上市僅50天
- 4李斌:蔚來在上海達成第10萬臺量產車交付
- 5Stellantis集團一季度全球出貨量同比下滑9% 出貨量約120萬輛
- 6五菱王偉森履新上汽大通,實戰派鐵手即將再造“神車”
- 7零跑超級品牌日來襲,C16限時一口價118701元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東風風神L7 2025款智電上市 換新廠補一口價8.99萬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