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內循環和外循環
區分內循環和外循環并不難。內循環是讓車內空氣在封閉環境中循環流動,外循環則是將車外空氣引入車內。從狀態看,內循環封閉了室內外氣流通道,外循環使氣道處于流通狀態;從作用講,內循環能阻攔灰塵廢氣,外循環可保持空氣新鮮;從圖標辨別,內循環是封閉汽車內部有循環箭頭,外循環是不封閉汽車外部有空氣箭頭指向車內 。
從循環方向的角度來說,內循環就像是一場在私密空間里的“內部派對”,車內的空氣在這個相對獨立的小世界里不斷循環流轉,與外界幾乎沒有氣體的交換;而外循環仿佛是為車內打開了一扇通往外界的“大門”,車外的新鮮空氣源源不斷地涌入車內,讓車內空氣始終與外界保持交流 。
從取風口位置來看,內循環的取風口在車內,這意味著外界的氣體無法通過這個“通道”進入,它將車內空氣緊緊“鎖”在車內;外循環的取風口通常位于前擋風玻璃雨刮器下方,這個巧妙的位置能夠精準地把車外的氣體吸進來,為車內帶來外界的氣息。
在工作狀態下,外循環時車外的空氣會被風扇有力地抽入車內,車外空氣與車內空氣充分交融,即使風扇沒有開啟,汽車在行駛過程中也會自然地吸入外界空氣;而內循環時車內外的氣道處于封閉狀態,要是不打開風扇,就不會有氣體循環發生,一旦打開風扇,吸入的氣體也僅僅來自車內 。
另外,長時間使用內循環后,車內氣體會逐漸變得渾濁,氧氣含量降低,二氧化碳等廢氣慢慢積累,會讓人感到煩躁、發熱,甚至影響行車安全;外循環則如同一位盡職的“空氣衛士”,可以保證車內外自然通風,有效避免二氧化碳含量超標,時刻讓車內空氣保持清新宜人。
在實際使用場景中,當我們需要快速制冷或制熱時,比如夏天想要盡快讓車內涼爽,冬天想快速溫暖起來,先開啟內循環能提高空調效率,讓溫度迅速達到理想狀態;當車外空氣環境不佳,像在擁堵路段尾氣彌漫,或者地下室空氣不好的地方,使用內循環可防止污濁空氣進入車內。而在高速行駛時,為了保持空氣新鮮,打開外循環就可以;車輛暴曬后,先打開車窗,啟動外循環排出熱氣,再關閉車窗開啟制冷并切換為內循環。
總之,內循環和外循環各有其獨特之處和適用場景。了解它們之間的區別,能夠讓我們根據不同的行車狀況和需求,靈活選擇合適的循環模式,從而提升車內空氣質量、優化空調使用效率,為駕乘之旅帶來更加舒適愉悅的體驗 。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特能裝的“顯眼包” firefly螢火蟲上市 售11.98萬元起
- 2真正越級體驗/17.28萬元起售 2025款星紀元ET增程版正式上市
- 32025款五菱繽果正式上市 官方指導價5.68萬元起
- 4阿維塔06售20.99萬起 搭華為鴻蒙座艙及乾崑智駕
- 5車標使用3克24K黃金打造 售價89.90萬元起 極氪009光輝典藏版上市
- 6油電同速時代真的來了?實測比亞迪“兆瓦閃充”:5分鐘補能400km
- 2真正越級體驗/17.28萬元起售 2025款星紀元ET增程版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