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機油等級
區分機油等級主要看質量等級和粘度等級這兩個關鍵指標。質量等級通常采用 API 標準,汽油機油以“S”開頭,柴油機油以“C”開頭,后續字母越靠后,性能和級別越高;粘度等級采用 SAE 標準,冬季用油 W 前數字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夏季用油數字越大粘度越大,冬夏通用油則結合兩者特點。認清這兩個指標,就能較好地區分機油等級。
先來說說質量等級。汽油發動機用油的質量等級從SA開始,歷經SB、SC、SD等一直到SN等十幾種。以“SA”為例,它是早期的汽油機油標準,隨著技術發展和發動機性能提升,后續的等級在抗磨損、抗氧化、清凈分散等性能上不斷優化。比如“SN”級汽油機油,能更好地應對現代高性能汽油發動機的嚴苛要求。
柴油發動機用油也是類似規律,從CA起步,CC、CH - 4、CJ - 4等不斷升級。“CH - 4”和“CJ - 4”相比,“CJ - 4”在排放控制、抗磨損保護等方面表現更為出色,更適合現代柴油發動機的需求。
再看看粘度等級。冬季用油如0W、5W、10W等,“W”前數字越小,在低溫環境下機油流動性越好,發動機冷啟動時能更快地為各部件提供潤滑保護。例如在極寒的北方地區,0W機油就能在極低溫度下迅速流動,減少發動機磨損。
夏季用油有20、30、40等,數字越大粘度越高,能在高溫環境下保持足夠的油膜厚度,確保發動機正常運轉。像在炎熱的南方夏季,40粘度的機油就能為發動機提供穩定的保護。
冬夏通用油,像5W - 20、5W - 30等,“W”前數字體現低溫性能,后面數字體現高溫性能,數字組合越合理,適用的氣溫范圍就越廣。
總之,區分機油等級要綜合考量質量等級和粘度等級。質量等級關乎對發動機的綜合保護性能,粘度等級影響不同溫度下的潤滑效果。車主們在選擇機油時,務必參考車輛使用手冊,選擇適合車型、氣候的機油,才能讓發動機始終處于最佳工作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網)
>>點擊查看今日優惠<<
-
1電池租用預售價30.88萬起 蔚來全新ES8開啟預售
- 2吉利發布Flyme Auto 2和智能體Eva 進入AI座艙時代
- 3新款哈弗H9官圖曝光 黑色外觀涂裝/預計8月底發布
- 4全新問界M7首發艙內激光視覺方案 包括緊急轉向輔助ESA
- 57月再奪銷冠 騰勢D9 2025上半年獲國內外雙冠
- 6智界首發隔窗對講功能 智界新R7訂單破5萬
- 7430km純電續航 五菱繽果S在8月24日預售
相關閱讀點擊加載更多 - 2吉利發布Flyme Auto 2和智能體Eva 進入AI座艙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