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汽車蓬勃的發展使得另一個方面也表現的更加明顯:污染。科學和時代總是前進的,我們不會通過倒退這種比較消極的辦法來避免這些負面影響。用技術改變生活,只要我們有環保的意識,科學不會和環保對敵,我們期望著開美麗的車也享受清新的空氣,所以可以預測環保產品都將會有巨大潛能。。
由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研發的“鉛酸蓄電池超級復原技術” 已進入產業化推廣階段,正式在全國范圍內招募各級區域代理。 現行各類鉛酸蓄電池產品,無論是國產還是進口,都存在這樣一個世界性的難題:通常在使用期限內就產生充電困難、容量降低、自放電嚴重甚至導致失效報廢。“鉛酸蓄電池超級復原技術”通過測定電池狀態、注入專用活化劑、合理設定充放電制式等手段,將改變電介質成分和性質,打通離子通道,充分釋放并激化原活性物質,使其復原并具備更強的電化學能力。經過復原再生的鉛酸蓄電池,其容量可恢復到接近原標稱容量的100%,甚至更高,而且能保證在以后的使用中也基本不再發生。
我國每年約有5000多萬只、超過30萬噸鉛酸蓄電池報廢,但回收工作總的來說處于一種無序狀態,大量的硫酸被小商販任意倒置,廢鉛也常常因為處理或保管不當而隨地遺棄,不但嚴重污染土壤和水源,還往往直接危害人體健康。在目前報廢的鉛酸蓄電池中,只要不是受到機械性損壞,絕大部分可以得到有效恢復,不能恢復的不到10%。因此,本項“鉛酸蓄電池超級復原技術”的推廣,將使眾多廢舊鉛酸蓄電池重新 “上崗”,及時有效地解決電池污染問題。
除了巨大的環保價值,該技術還蘊藏了一個巨大的市場。2002年,國內鉛酸蓄電池產量就高達3000萬 KWH,產值近80億元,而且每年還在以30%的速度增長。同時,根據測算,利用“鉛酸蓄電池超級復原技術” 對廢舊蓄電池復原,平均綜合成本不到購買新電池的1/4,這將給用戶節省大量資金。